技術貿易壁壘能否帶來檢測儀器市場機遇
國家質檢總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出口企業受到*性貿易措施影響的比率是36.1%。寧波市第8次*性貿易措施影響調查結果也顯示2014年,以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為核心的*性貿易措施對寧波出口造成直接損失16.62億美元,造成新增成本9.18億美元。貿易壁壘成寧波出口“絆腳石”,包括了機電儀器、紡織服裝、化礦金屬、輕工玩具、橡膠塑料、紙木非金屬和食品農產品等優勢產業。
從產生影響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具體類別來看,各行業大致相近。其中,影響最頻繁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來自“認證程序要求”,其次是“有毒有害物質限制”、“一般技術標準”和“環保節能要求”。
不容質疑,*性貿易壁壘升級給部分企業的出口帶來的直接的經濟損失,但標準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認為,這種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升級是否會增加行業檢測儀器如紡織檢測儀器的國內外市場?
一方面,*性貿易壁壘升級,行業內企業要發展就需應對該種升級積極加強對質量的控制及測試。雖然目前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會擠壓企業一定的利潤空間,會對企業的正常生產帶來難度。但是,只要企業加強產品研發力度,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測試儀器產品,企業就一定能在行業洗牌中勝出。這對檢測儀器行業是一個機遇。
另一方面,*性貿易壁壘升級在于新興市場緊跟發達國家,對標準和認證方面有了重視。這樣一種的態勢,甚至不斷發酵,將造成紡織檢測儀器的巨大市場。是否能直接帶動紡織檢測儀器向海外轉移,成為另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