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舉行,我司繼續推進化戰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主席將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主持人圓桌峰會。目前,28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將出席論壇。
高峰論壇是“一帶一路”提出3年多來規格的論壇活動,是2017年中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對推動國際和地區合作具有重要意義。2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深圳名閥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根據相關報道了解到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經過三十年的粗放型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工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國要實現產能過剩的轉型,則需要將繼續出口。這里再補充一下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現狀,其一,消費,短期內起不來;其二,出口,中國制造業成本優勢已失,人民幣升值,無戲;其三,投資,投資比重過大,東部地區投資已過剩,那么只剩下中西部地區。這也是投資中西部地區,完善“鐵公基"后向中亞輸送資源。
國外歷史借鑒:歷史是相似的,是有經驗可以借鑒的。美國和日本都曾經經歷了本國工業化完成,經濟增長乏力的階段,并且都通過對外投資和出口的擴大實現了裝備制造業的二次革命。“一帶一路"戰略非常有希望將中國制造業過剩的產業輸出到新興國家去,但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強國的應對,此時,中國是發起挑戰者。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 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隨著各國政府的積極響應,以及相關配套政策和配套服務的完備,一帶一路建設正值全面啟動、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閥門廠相關人士認為,中國的閥門企業將迎來新一輪境外直接投資的高潮,誰抓住了當前的投資機遇,誰就有可能在未來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成為跨國公司。
一帶一路地區覆蓋總人口約46億,GDP總量達20萬億美元(約1/3),一帶一路地區正在形成除大西洋貿易軸心和太平洋貿易軸心之外,新的以亞歐為核心的三大貿易軸心,預計未來十年,一帶一路出口規模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成為中國的主要貿易和投資伙伴。
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拉動相關制造業海外投資。當前一帶一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沿線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相當可觀,與之相關的裝備制造業中的閥門包括(球閥、閘閥、截止閥,電磁閥,調節閥)還有運輸設備制造業乃至通信、電子、化工等制造業都將獲得強勁的增長驅動力。隨著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鋪開,相關行業的境外直接投資將逐步提速。
投資專家認為一帶一路有三個層面的內容,可能受益的板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正規項目中要落地的,像施工類的,工程是承包的;第二個是由一帶一路帶出來的跨境電商。一帶一路將拉動服務業投資。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拉動相關生產服務業境外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過程將推動中國金融機構的海外業務拓展;整體投資環境的改善會刺激貿易、運輸、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境外直接投資,一帶一路的提出和逐步推進將為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帶來的戰略機遇。
我司自去年獲得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一些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的閥門訂單后,繼續開拓進取,將把握好國家的戰略機會,積極推進進口品牌閥門的再出口,全面實現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