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數據:水質監測行業發展歷程、國家環保支出、水質監測點位、水質監測市場空間、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中國水質監測行業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十一五”期間,主要以監測網絡的構建為主;第二階段為“十二五期間”,監測的重點集中在污染源監測;第三階段為“十三五”期間提出建立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測監控系統,水質監測的重點集中在質量監測;第四階段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中指出隨著我國環境狀況的改善,水質監測逐步向水生態監測轉變。同時“十四五期間”將對水質監測網絡做進一步優化,例如國控斷面數量將從2050個整合增加至4000個左右。
環保支出:規模有所縮減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近年來,由于國家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產業水平明顯提升。
在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下,從2006年開始,節能環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納入國家財政預算。根據財政部數據,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我國節能環保支出規模為6317億元,同比下降14.10%。
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情較2020年有所好轉,但社會整體經濟依舊處于復蘇階段,我國節能環保支出規模為2432億元,同比下降8.6%。
水質監測點位:覆蓋面廣
根據生態環境部于2021年5月24日公布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公報》數據,截至2020年底,生態環境部監測網絡實際監測465個市(區、縣)(含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城市)的約1000個降水監測點位,978條河流和112座湖泊(水庫)的1937個地表水水質評價、考核、排名斷面(點位),33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902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監測斷面(點位),1350個海水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442個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噸的直排海污染源。
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
隨著國家水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步伐逐漸買進,水質監測的市場空間也逐漸擴大,根據對地表水監測需求、地下水監測需求以及污染源水質監測需求的測算,2020年,中國水質監測市場規模約為380億元。
“十四五”期間地表水國控斷面將達4000個左右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2020-2035年,生態環境監測將在全面深化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基礎上,逐步向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拓展,構建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估體系。
在地表水環境監測方面,根據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需求,統籌流域與區域、水域與陸域、生物與生境,逐步實現水質監測向水生態監測轉變。“十四五”期間,國控斷面數量從2050個整合增加至4000個左右。
在海洋環境監測方面,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保障海洋生態安全為核心,構建覆蓋近岸、近海、極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十四五”期間,國控點位數量優化至1400個左右。
在地下水環境監測方面,按照統一規劃、分級分類的思路,構建重點區域質量監管和“雙源”(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和重點地下水污染源)監控相結合的全國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形成多層次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覆蓋全國主要水文地質單元、主要流域、主要平原盆地和80%以上地級城市,逐步掌握全國地下水水質總體狀況和變化趨勢。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