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標準方法概況 X射線熒光光譜法的優點:X射線熒光光譜法是目前應用于黃金首飾分析中廣泛的方法。其優點是分析速度快,不損壞樣品,檢測成本低。目前使用XRF分析儀對貴金屬進行化學成份分析及純度成色判斷已經成為一種廣泛應用、極受歡迎的方法,并且符合國家標準GB/T-18043-2008標準。與火花試金法和化學試劑測試法相比,使用XRF對貴金屬進行分析是一種更迅速、更經濟的多元素檢測方法。XRF分析儀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操作方便,且性價比的檢測技術:無需將檢測工具探入到被測樣件的材料中,也不會損壞被測樣件,即可獲得樣件的合金化學成份信息,判斷出樣件的百分比純度。內置電腦的一體化機型,無需外接電腦,一鍵操作即可智能化分析貴金屬含量。采用SDD(USA)進口半導體多道探測器高精度機型WPX-9900T能迅速區分千足金(99.97%)和萬足金(99.99%)。 綜上所述,貴金屬首飾的無損檢測方法中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是的,都有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因此必須有各種方法的密切配合,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在日常檢測中要注意識別可疑首飾,對無損檢測結果不確定時,可以采取打磨、破損等其他手段對內部進行分析,或采用化學法檢測加以驗證。VABOTEST將與您一起,不斷探索和積累,將更多*的檢測技術和方法應用到我們實際工作當中,以科學方法為指導,將貴金屬檢測領域潛在的風險降到。
為了保證首飾的硬度、光澤度及美觀程度等,黃金首飾的組成原料不是單一的純金屬,而是以黃金為主要材料的合金體。目前,中國首飾行業強制性標準08 11887-2008規定,黃金首飾按黃金純度大致可分為9K、14K、18K、22K、足金和千足金等幾種。對于各類首飾中金和其他組成元素的分析測試,目前國內均有相應的標準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這些分析方法為黃金首飾的公平交易以及相關部門的質量監督,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按照分析測試方法的原理和性質,可將這些方法大致劃分為密度法、X射線法、火試金法、重量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等。
二、黃金首飾中貴金屬測定方法
1 密度法
密度法原理是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測定樣品在空氣中的質量除以其體積得到被測樣品的密度,再根據首飾中可能含有雜質元素的密度和黃金的密度計算出首飾中金的純度,這是傳統的密度法原理,目前的水比重測金儀(黃金K數測定儀)WP-300K將阿基米德原理與現在微電子技術相結合,采用德國進口傳感器,通過對貴金屬密度檢測直接換算出貴金屬純度,可直接讀取黃金K值、鉑金PT值、密度值、純度百分比等,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珠寶銀樓、典當公司、貴金屬回收加工、首飾廠原材料檢測等領域。
具體測試方法如下:
①測試樣品干燥狀態下的重量(質量),按確定鍵記憶
②測試樣品在水中重量(體積),按確定鍵,儀器自動顯示樣品K值或PT值,純度%
數顯水比重測金儀的優點為:無需計算,不需另外制作吊線等治具,分析速度快,樣品無損,并且機器帶有溫度補償功能,可避免因水溫不同照成的結果偏差,儀器及測定成本低,同時可當作一般天平使用??梢钥焖賲^分以銅、銀、鎳、鎘、錫、鉛等金屬為胎體的包金和鍍金,對于一般包金鍍金或者純度過低的樣品,儀器會顯示LO自動報警提示。
密度法的一些局限性:對于空心的樣品,水無法浸透到樣品內部,儀器無法讀取樣品真實體積,容易導致測試結果偏差。對于非單一性樣品,如鉆戒,金鑲玉,帶繩索掛件及首飾無法直接測試,需要拆分才能得到準確測試結果。對于密度與黃金鉑金接近的金屬,如銥、鎢等金屬做成的包金鍍金采用密度法無法區分。
密度法測試時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和技巧:樣品放在水中時,要確保樣品表面無氣泡,結構復雜的首飾樣品,如轉運珠,半空心的手鏈或項鏈,直接放到水中時,由于有毛邊或者裂紋夾縫極易形成表面氣泡或者內部氣泡,在測試此類樣品時,可在測試完干燥狀態的質量后,用濃度為95%醫用酒精浸泡清洗后再放入水中。原因是酒精滲透性,易進入樣品空心內部,酒精可以排除水表面的張力,樣品表面或空心部分覆蓋有酒精后放入水中,由于酒精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會浮出水的表面,酒精揮發的同時水會占據原來酒精所進入的樣品空心部分,這樣可保證樣品表面和空心部分不易再有氣泡行成,測試結果將更準確和可靠。
2、X射線熒光光譜法。
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黃金首飾的純度是一種簡單、快捷的方法。其原理是X射線管(或放射源)產生入射X射線(一次X射線)激發被測樣品,受激發樣品中的元素會放射出二次X射線,不同元素所放射出的二次X射線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或波長特性;探測系統測量這些放射出來的二次X射線的能量及數量,采用軟件直接轉換成各種元素的種類和含量。
X射線熒光光譜法的一些局限性:由于X射線只能測試首飾表面,穿透厚度為30微米,5個鍍層以內,是對樣品特定點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因此要求被測樣品有較好的均勻性,無夾心、包裹現象。對于表面鍍層較厚和內部摻銥、鎢等金屬的樣品測試,該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性,需要配合密度法進行整體測試,以排除常規包金鍍金情況。
以上兩種無損檢測方法,是目前貴金屬檢測和鑒定領域里和有效的方法。在常規的小件貴金屬首飾樣品中,包金飾品、鍍金飾品等仿真首飾,這類產品通常覆層厚度不大,檢測時結合密度法通常能很容易檢測出來,小件樣品中用鎢制作包金的難度較大,因為鎢的熔點和硬度比黃金高,只有大的樣品,如手鐲、金條、金塊、金錠,金塑等大件制品內部易用鎢或者銥作為胎體,進行電鍍或者包裹,所以典當業和回收業的朋友遇到此類樣品,需要格外小心。以上兩種方法盡管對包銥或鎢的大件包金樣品仍然有一定的檢驗難度,但足以區分出大部分常規的包金、鍍金樣品,將潛在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3、火試金法
火試金法主要適用于黃金首飾中金量的測定,是經典的檢測方法。該方法的原理是初步分析或估計金的含量,加入一定比例(一般為金量的2 ~5倍)的純銀,在一定量鉛箔的包裹下,放人灰皿中,置于高溫爐中灰吹,使金中的金屬雜質元素隨鉛熔融液分離出去,最終只剩下金和銀的合粒,碾片,置于分金籃中用硝酸將銀分盡,最后將剩下的金片稱量,便可計算出金的含量。
火試金法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和準確度,適應范圍廣,可適用于333 ‰-999.5‰ 的黃金首飾。因此, 被認為是理想的仲裁方法。但是,該方法為破壞性方法;消耗大量的電量,速度慢,成本髙,操作復雜;不適用于含有某些不溶于硝酸的雜質元素(如銥、銠、釕等)的首飾;不適用于999.5‰以上的黃金飾品。
4、重量法是指除火試金法之外的其他化學重量法,如化學還原法、沉淀法等。其原理是將樣品經一種或多種試劑分解后濾去不溶雜質,濾液加入沉淀劑等使被分析貴金屬以單質或化合物的形式沉淀下來,從而實現貴金屬與其他元素的分離,然后過濾、洗滌,將濾紙和沉淀物放入坩堝中于高溫爐中燒至恒量,冷卻后稱量,并計算出貴金屬的含量。重量法優點為成本較低,除了使用天平外不再使用其他昂貴儀器。對于樣品不均勻或樣品中含有銥、銠、釕等難分離元素,該方法的優勢更明顯。該方法的缺點為分析流程長,分析過程中有許多難以把握的不確定因素,如還原不、沉淀損失、新雜質的引人等,從而會導致分析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均不理想。
5、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ICP-AES法)原理是用王水將黃金首飾溶解,用ICP-ASE儀測定溶液中雜質的類別和含量,采用差減法扣除雜質后即為主成分黃金的純度。ICP-AES法的優點是快速全譜直讀,省去了原子吸收法中各種元素逐一檢測的麻煩;方法的精度高,多種元素的檢出限達到10ˉ6至10ˉ9。該方法主要適用于高純度黃金(999‰)首飾的檢測。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關于 “銥”金首飾
由于銥與金、鉑同屬于鉑族元素,物理及化學性質十分相近而易于混淆。近些年,部分作假者開始使用摻銥造假。含“銥”的金首飾用細銼打磨后,在放大鏡下可以看見灰白色的細小顆粒,只有高分辨率的X熒光能譜儀才能分辨出來。由于“銥”以單質形式的小顆粒不均勻地摻入在金合金內部,未與金形成合金,王水很難將其溶解。采用微波消解儀,在230℃下消解2H仍然未能“銥”溶解,因此無法進一步采用ICP-AE光譜法分析“銥”的含量。這種摻假由于不均勻,很難對其進行準確定量分析,只能用高精度X熒光能譜儀分析其是否存在于樣品之中。
與采用專業的檢測技術及儀器相比,以下這些傳統簡單的方法,得靠我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學習才能掌握,常用的傳統鑒別方法如下:
(1)看標記:現在我國廠家生產的黃金首飾都是按國際標準提純配制而成的,并打上標記,用k來表示金屬制品中含金量的多少。足金為24K,含金量達99.6%;22K含金量為91.3%;20K的含金量為83.3%;18K的含金量為74.7%;14K的含金量為58.5%;9K的含金量為37.5%;8K的含金量為33.3%;1K的含金量為4.166%。根據標記上的24K或18K等的字樣,便可知道該首飾成色如何,但是按規定低于10K就不能金的印號。
(2)看顏色:黃金首飾一般純度越高,色澤越深。正如人們常說的“七青八黃九紫十赤”,即如果金飾呈青黃色,含金量可達70%;呈黃色含金量可達80-90%;如果呈赤黃色,含金量可達95以上。當然,僅僅憑顏色辨別黃金首飾的成色、真假是遠遠不夠的。
(3)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高于其他金屬。同樣體積的黃金,其重量是銀的1.8倍,銅的2.2倍。所以,真金托在手中應感覺沉重,假黃金則感覺較輕
(4)聽聲音:將金飾物拋向桌面,或扔在堅硬的地上,含金量越低,彈性越大,跳得越高,發出清脆的聲音,而且有余音;含金量越高,彈性越小,跳得越低,發出的聲音低悶、沉重,且無余音。
(5)試硬度:首飾含金量越高越柔軟,用手很容易折彎,韌性好,不易斷,用硬東西刻劃會留下清晰的劃痕;含金量越低則越堅硬,需要用較大的力氣才能彎動,而且易折斷,用硬東西刻劃時,劃痕不明顯。
(6)燒:將樣品用高溫燒透,冷卻后觀察顏色變化,冷卻后純金色澤不變,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如果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多數包金在高溫燒透的同時可能發生膨脹裂開。
(7)試金石:黃金質軟,很容易刻劃出條痕。試金石顏色愈深,磨得愈光滑,平整,刻劃出來的條痕愈清楚。用試金石鑒別黃金成色的原理就是根據條痕反射率和色澤的辨別來判斷的,故有“平看色,斜看光”的口訣。成色鑒定:首先把各種成色黃金在試金石上面劃一條線,把要鑒定的的黃金也在上面劃一條線,進行對比黃金的成色。真假鑒定:把要檢測的樣品在試金石上面劃一條線,再滴些硝酸在所劃的線條上面,如果滴后線條沒有了這就假黃金;如果是顏色變化比較大說明黃金的成色太低,因為市面上很多黃金里面摻有其他稀金屬導致黃金的成色較黃,硝酸可以把其他的金屬融化,且跟純黃金不產生任何反應。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