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節流裝置的發展狀況
(1)節流裝置的發展有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早在17世紀初,卡斯特利和托里謝利提出的兩條基本原理為節流裝置奠定了理論基礎。
(2)1924~1935年美國進行10年研究試驗,1975年,斯托茲提出角接取壓、法蘭取壓、D-1/2D取壓孔板的流出系數可以使用一個通用的方程式,在1980年的ISO5167采納了斯托茲公式。
(3)在此隨著ISO5167的修訂,在2002年投票表決通過了新標準-ISO5167:2003,該標準總結了的研究成果,是全部流量測量的標準中相當完善和成熟的。
3.2 國內節流裝置的發展狀況
(1)1976年,我國開始對孔板等節流裝置進行試驗研究,實驗研究內容包括試驗用的標準流量裝置和差壓測量裝置以及試驗方法、流出系數的驗證試驗、節流裝置的結構試驗、節流裝置的安裝試驗等。
(2)1982年制定了JJG311-83檢定規程。1986年制訂JJG621-89檢定規程,1991年起,根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體系表的規定,重新制定了《差壓式流量計》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640-94。
(3)1993年我國修定的國家標準為GB/T2624-1993是等效采用ISO5167(1991)中的部分[4],隨著標準的實施,GB/T2624-2006國家標準的實施和修訂等同采用了新的ISO5167:2003《用安裝在圓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壓裝置測量滿管流體流量》[5]。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