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渾濁度如何檢測?影響濁度測量的因素?
在水質檢測過程中每個參數都非常重要,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相反,水質參數并得不到大家的重視,而濁度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檢測項目。其實作為水的光學特性,濁度是比較難測量的參數之一。
什么是濁度?
濁度是衡量液體清澈度的指標,以指示懸浮顆粒的存在。它是一種肉眼可見的視覺特征,可通過濁度測量方法進行計算。高渾濁的液體外觀不透明、渾濁,低渾濁的液體則是清澈透明的。
想要得到準確的濁度就必須借助專業的水質檢測儀,并不是依靠視覺的主觀測量。當然濁度在測量時也會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影響水質濁度檢測的幾個因素。
什么因素可以影響濁度的測量?
①水質檢測儀檢測濁度的過程,就是確定懸浮顆粒在液體介質中的散射率。而散射取決于粒子的濃度高低和粒子的散光效果。其次粒子的形狀和大小:顆粒小于1/10波長的可見光,散射光對稱。較大的顆粒(通常直徑大于可見光的波長)散射不對稱,所以測量濁度,散射的角度必須考慮。
②光的波長:如上所述散射光的強度依賴于粒子的大小。以及液體顏色的是否會減少光量,這樣也會對濁度的參數產生影響。
③我們在進行濁度測量方法時,可以參照一個檢測范圍。比如許多啤酒廠需要檢測測液體淡黃顏色水體中含有酵母的顆粒。所以在檢測時就要考慮角度以及光源吸收的問題。雖然檢測濁度時,水質中一些存在的吸光收物質或者是一些熒光會產生影響。但這種干擾在操作時可以通過其它的比可見光波長的光線(比如<860 nm近紅外)最小化。
④在線檢測水質濁度時氣泡同樣會出現干擾,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安裝點來降低氣泡的干擾。
為什么說濁度檢測很重要?
在自然界中,具有高顆粒濃度的水體會影響環境。高度混濁的水會降低休閑價值,降低生態生產力,更快地并降低棲息地質量。金屬和細菌等污染物會附著在顆粒上,污染水并危害水生生物。
渾濁的水也關系到人體健康。病原體可以靠這些顆粒生存并以這些顆粒為食,從而保護微生物免于接觸消毒劑。高度混濁的水會滋生許多病原體,導致腸道疾病和水傳播疾病高發的可能性。
不同水環境的濁度標準
由于濁度對環境和健康的關注,存在限制和降低濁度、確定處理方法的效率并確保符合政府法規的標準。
濁度以比濁法濁度單位 (NTU) 測量。環境保護署 (EPA) 要求一個月內95%的飲用水具有0.5 NTU或更低的濁度讀數。樣品在任何時候都不得高于5 NTU。
濁度數字傳感器
諾博科技濁度數字傳感器利用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來檢測水體濁度。傳感器上發射器發送的紅外光波在傳輸過程中經過被測物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后,被一定角度上的檢測器接收到。傳感器內部運算單元使用特定算法通過檢測器接收到的光強計算出被測溶液的濁度。廣泛應用于化工、電鍍、造紙、環保水處理工程、制藥、食品、自來水等溶液中濁度值監測。尤其適合在野外和現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