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稱“武漢協和醫院”)婦產科,一位55歲的副教授醫生查出甲狀腺癌,職業生涯戛然而止。令她不安的是,同科室的另外兩位女醫生,前后也確診為甲狀腺癌。她們心里出現同樣的懷疑:“每天都在那兩個手術室,工作越辛苦,受的輻射越多?”
方舟子20日晚通過微博爆料稱,武漢協和醫院婦產科女醫生甲狀腺結節發病率高達90%,44歲以上4位女教授全部患甲狀腺癌。該微博稱,甲狀腺癌不是傳染病,電離輻射是其發生*明確的病因,“這說明武漢協和醫院環境中存在嚴重的核泄漏”。微博還附上了一封患病女教授家屬寫給方舟子的求助信,引起廣泛關注。
針對網傳“協和醫院手術室工作環境造成醫生患癌”、“武漢協和醫院疑嚴重核泄漏”等說法,湖北省*回應稱從2012年12月到2013年2月,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三位職工所在手術室工作環境及周圍輻射劑量進行了3次檢測。結果顯示:協和醫院外科大樓手術室環境輻射水平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的要求。但是患者沙慧蘭說,這樣的聲明不能令人信服。
沙慧蘭:是在模擬狀態下做的,并不是實際情況。
記者:模擬狀態和實際情況有什么樣的差別?
沙慧蘭:這個可人為控制。而且樓上有三臺機器,現在的檢測怎么可以代表我過去六年受到的輻射(累積)呢?
疾控部門看法:醫生同時患癌不能說明輻射超標
湖北省*21日在其*發布關于“協和醫院發生嚴重放射事故造成女教授集體患癌”的調查結果表明,武漢協和醫院手術室無放射性核元素。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位官員稱,舉報醫生說是因為手術室輻射超標導致其患癌,但卻給不出有檢測資質機構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光憑同時有醫生患癌并不能說明醫院手術室就輻射超標。醫生患癌率都比較高,比如乳腺癌,所以就目前舉報醫生所述,并不能說明問題。
目前國內部分地區疾控中心要求醫院的放射科安裝在線輻射安全報警儀,工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報警儀,并定期對數據進行監測。目前監管部門對放射性裝置的管理不夠規范統一,這一事件引發的關注將會讓相關部門做出相應的調整,制定新的完善的法律法規來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