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069 — 2024 燃氣發動機驅動空調(熱泵)機組將于2025-04-01起實施,與GB/T 22069 —200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1)更改了標準的范圍:刪除“名義制冷量不大于85kW”和“制熱時采用電加熱或輔助電加熱的機組”;
本文件適用于燃氣發動機驅動空調(熱泵)機組,但不含以下機組:
a ) 采用水冷冷凝器的機組;
b ) 可同時制冷制熱的機組;
c ) 使用除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以外燃氣的機組;
d ) 其他特殊用途的機組。
2)更改了“名義制冷量”“中間制冷量”等術語和定義,刪除“長期穩定制冷(熱)運行時”中的“長期”用詞;
3)增加了“中間制冷消耗電功率”“最小制冷量”“最小制冷消耗燃氣熱量”“最小制冷消耗電功率”“中間制熱消耗電功率”“低溫制熱消耗燃氣熱量”“低溫制熱消耗電功率”“超低溫制熱量”的術語和定義;
4)更改了“全年性能系數”的術語和定義,調整為“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且將代號改為“APFp”;
5)更改了“低溫制熱量”“低溫制熱消耗燃氣熱量”“低溫制熱消耗功率”的術語和定義,調整為“融霜性能制熱量”“融霜性能消耗燃氣熱量”和“融霜性能消耗電功率”;
6)更改了“超低溫制熱量”的術語和定義,調整為“低溫制熱量”;
7)增加了“低溫制熱消耗燃氣熱量”“低溫制熱消耗電功率”的術語和定義;
8)更改了“名義制冷消耗功率”“名義制熱消耗功率”等術語和定義,調整為“名義制冷消耗電功率”“名義制熱消耗電功率”等;
9)刪除了“制冷燃氣性能系數”“制熱燃氣性能系數”“排熱并用運轉”“單獨排熱運轉”“制冷季節燃氣消耗熱量”“制熱季節燃氣消耗熱量”“制冷季節消耗功率”“制熱季節消耗功率”“全年燃氣消耗熱量”“全年消耗功率”的術語和定義;
10)更改了“制冷季節耗能”“制熱季節耗能”“全年能耗”“制冷季節性能系數”“制熱季節性能系數”的術語和定義,調整為“制冷季節消耗的一次能源熱量”“制熱季節消耗的一次能源熱量”“全年消耗的一次能源熱量”“制冷季節一次能源性能系數”“制熱季節一次能源性能系數”,同時將單位由“kW”改為“W·h”,“kW/kW”改為“W·h/(W·h)”;
11)增加了“一次/二次能源換算值”的術語和定義;
將消耗的電功率換算成一次能源熱量時使用的換算值,以消耗 1kW·h 電力需要消耗 9 356kJ 熱量為換算基準,即 Rge=9 356kJ / kW·h 。
注 1: Rge值來源于 2021 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
注 2:該換算值也可采用其他值,但需要在使用說明書中予以記載。
12)修改了“發動機Z高轉速”的定義;
13)更改了機組按使用氣候環境的分類;
14)更改了“表1試驗工況”,“低溫制冷”更改為“低溫運行”、“低溫制熱”更改為“融霜性能”、“超低溫制熱”更改為“低溫制熱”,更改了“低溫制熱”室外側入口空氣狀態,增加了“超低溫制熱”測試項,增加了備注項;
15)增加了低溫型機組和普通型機組的一般要求;
16)更改了“氮氧化物濃度12點狀態(NOx 12)”的標準值;
按6.3.11試驗時,氮氧化物濃度 12 點狀態值( NOx 12 )不應大于 100mL/m3 。
17)將“名義制冷”和“中間制冷”合并為“名義制冷性能”,并新增“名義最小制冷”的性能要求;
18)更改了“低溫制冷”的命名,調整為“低溫運行制冷”;
19)將“名義制熱”和“中間制熱”合并為“名義制熱性能”,并新增“名義最小制熱”的性能要求;
20)更改了“機組性能要求”的描述,“低溫制熱”調整為“融霜性能”,“超低溫制熱”調整為“低溫制熱”;
21)增加了“低溫制熱”;
22)增加了“超低溫制熱”的要求和試驗方法,并增加“超低溫制熱”;
23)更改了“自動融霜”的要求,增加了低溫型機組的要求;
24)更改了“室外機噪聲限值(聲壓級)”;
25)更改了“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APFp)”的要求,由小于等于28kW不低于1.1kW/kW、大于28kW不低于1.15kW/kW調整為不低于1.4kW/kW;
26)增加了制熱季節一次能源性能系數(HSPFp)的要求,機組實測的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不應低于 1.40W·h /( W·h),且不小于明示值的 95%;
27)更改了“試驗讀數允差”的內容,機組進行制冷試驗和制熱試驗(名義制熱、Z大運行)時,試驗工況參數的讀數允差應符合GB/T 18837 —2015 中6.1.4的規定;
28)更改了室內機與室外機連接的要求,調整為“按GB/T 18837一2015中6.3的規定”;
29)更改了“制冷系統密封性能”的要求,取消機組容量區分;
30)更改了“名義制冷性能”的測試方法,增加了中間制冷消耗電功率測試和最小制冷測試;
31)增加了“低溫制冷性能”“低濕制冷性能”“斷續制冷性能”的測試方法;
32)更改了“低溫制冷”測試方法的命名,調整為“低溫運行制冷”;
33)更改“名義制熱性能”的測試方法,增加了中間制熱消耗電功率測試和最小制熱測試;
名義制熱量試驗在4.2.3規定的名義制熱工況和規定條件下,按 GB/T 17758 — 2023 中附錄A方法進行。機組以發揮名義制熱能力,連續穩定運行 1h 后進行測量。在測量機組名義制熱量的同時測量機組的名義制熱消耗電功率和按附錄B測量機組的名義制熱消耗燃氣熱量。
中間制熱量試驗在4.2.3 規定的名義制熱工況和規定的條件下,按 GB/T 17758 — 2023 中附錄A方法進行。機組以發揮中間制熱能力,連續穩定運行 1h 后進行測量。在測量機組中間制熱量的同時測量機組的中間制熱消耗電功率和按附錄 B測量中間制熱消耗燃氣熱量。
最小制熱量試驗在4.2.3規定的名義制熱工況和規定條件下,按 GB/T 17758 — 2023 中附錄 A方法進行。機組以發揮最小制熱能力,連續穩定運行 1h后進行測試。在測量機組最小制熱量的同時測量機組的最小制熱消耗電功率和按附錄B測量機組的最小制熱消耗燃氣熱量。
34)增加了“斷續制熱性能”的測試方法;
在 GB/T 17758 — 2023 中表 4 的斷續制熱工況和 GB/T 17758 — 2023 中D.3.3.12的 a ) ~e)規定條件下,按 GB/T 17758 — 2023 中附錄 A 方法進行。機組以發揮斷續制熱能力,連續穩定運行 1h后進行測試。在測量機組低斷續熱量的同時測量機組的斷續制熱消耗電功率和按附錄 B 測量機組的斷續制熱消耗燃氣熱量。
35)更改了“低溫制熱”的命名;
36)更改了“超低溫制熱”的命名和測試方法,增加了電功率和燃氣消耗熱量的測量測試方法;
37)增加了“超低溫制熱”的測試方法;
超低溫制熱量試驗在4.2.3規定的超低溫制熱工況和規定條件下,按 GB/T 17758 — 2023 中附錄 A的方法進行。機組以發揮超低溫制熱能力,連續穩定運行 1h 后進行測量。在測量機組超低溫制熱量的同時測量機組的超低溫制熱消耗電功率和按附錄 B
測量機組的超低溫制熱消耗燃氣熱量,并計算性能系數。
38)更改了“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APFp)”的測試方法,增加了“制熱季節一次能源性能系數(HSPFp)”的測試方法;
按4.2.3規定的工況條件,根據附錄 A的試驗和計算方法得出機組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在測試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的同時,得出機組制熱季節一次能源性能系數( HSPFp )。
39)更改了“檢驗項目”;
40)更改了“試驗方法”;
按6.3.8試驗方法,測量機組的名義制冷量、名義制冷消耗燃氣熱量、名義制冷消耗電功率、中間制冷量、中間制冷消耗燃氣熱量、中間制冷消耗電功率、最小制冷量、最小制冷消耗燃氣熱量、最小制冷消耗電功率。
按6.3.9試驗方法,測量機組的名義制熱量、名義制熱消耗燃氣熱量、名義制熱消耗電功率、中間制熱量、中間制熱消耗燃氣熱量、中間制熱消耗電功率、融霜性能制熱量、融霜性能消耗燃氣熱量、融霜性能消耗電功率、低溫制熱量、低溫制熱消耗燃氣熱量、低溫制熱消耗電功率。
注: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的試驗可與制冷(制熱)能力試驗同時進行。
41)更改了“全年一次能源性能系數(APFp)的計算”;
42)更改了BLh和thb的公式。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