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滴定劑濃度不準確或發生變化:
一、配制過程誤差
1. 稱量不準確:在稱取滴定劑溶質(如固體試劑)時,使用的天平精度不足、未正確校準,或者在稱量過程中存在操作失誤,如藥品撒落、讀數偏差等,都會導致稱取的溶質質量不準確,進而影響滴定劑的最終濃度。例如,若應稱取 5.0000g 的氫氧化鈉固體來配制溶液,因天平誤差實際稱取了 4.9900g,那么配制出的氫氧化鈉滴定劑濃度就會比理論值偏低。
2. 體積量取誤差:配制溶液時,使用的容量瓶等量取液體體積的儀器未經過校準,或者在定容過程中操作不當,如仰視或俯視刻度線,都會使溶液體積不準確。比如,在使用容量瓶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會導致加入的溶劑體積偏多,從而使滴定劑濃度偏低。
3. 溶解不全面:對于一些難溶的溶質,若在配制過程中沒有充分攪拌或采用適當的方法促進溶解,可能會導致部分溶質未溶解,使得實際參與溶液組成的溶質質量減少,最終導致滴定劑濃度不準確。
二、儲存不當
1. 揮發:具有揮發性的滴定劑,如鹽酸、硝酸等,在儲存過程中若容器密封不嚴,滴定劑會揮發,導致溶液中溶質的量減少,濃度降低。
2. 吸收空氣中的成分:某些滴定劑會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反應。例如,氫氧化鈉溶液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使溶液中氫氧化鈉的實際含量降低,導致滴定劑濃度發生變化。
3. 容器材質影響:滴定劑與儲存容器的材質發生化學反應,也會改變滴定劑的濃度。比如,氫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儲存,因為它會與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應,導致氫氟酸濃度和組成發生變化。
三、使用過程污染
1. 雜質引入:在使用滴定劑時,若操作不當,如滴定管未清洗干凈,有其他雜質殘留,或者在添加滴定劑時,試劑瓶瓶口接觸到了含有雜質的物品,都會使雜質混入滴定劑中,影響其濃度。
2. 交叉污染:如果在同一實驗中使用多種滴定劑,且操作不規范,可能會導致不同滴定劑之間的交叉污染。例如,使用同一支滴管取用不同滴定劑,或者在更換滴定劑時未對滴定管進行充分清洗,都會使后一種滴定劑受到前一種滴定劑的污染,從而改變其濃度。
四、放置時間過長
1. 化學變化:有些滴定劑在放置過程中會發生自身的化學反應。
2. 微生物生長:若滴定劑中含有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在適宜的條件下,微生物可能會在溶液中生長繁殖,消耗滴定劑中的溶質,或者產生其他物質影響滴定劑的濃度和性質。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