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物聯網,即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自動控制中的物聯網。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大棚控制系統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遠程控制的實現使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采用無線網絡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條件。
農業物聯網一般應用是將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 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信息, 以幫助農民及時發現問題, 并且準確地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 這樣農業將逐漸地從以人力為中心、依賴于孤立機械的生產模式轉向以信息和軟件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從而大量使用各種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的生產設備。
農業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一、智能農業大棚物聯網解決方案系統簡介
溫室大棚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產量,多用于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因此對種植作物生長環境的要求要精確的多。
大多數農戶加溫、澆水、通風等,全憑感覺。人感覺冷了就加溫,感覺干了就澆水,感覺悶了就通風,沒有科學依據。農業進入信息化時代后,對溫室內部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CO2濃度及光照等農業環境信息的采集也越來越重視。因此,將物聯網技術引入溫室大棚中來,實現溫室種植的高效和精準化管理。
在溫室環境里,單棟溫室可利用物聯網技術,采用不同的傳感器節點和具有簡單執行機構的節點(風機、低壓電機、閥門等工作電流偏低的執行機構) 構成無線網絡來測量土壤濕度、土壤成分、PH 值、降水量、溫度、空氣濕度和氣壓、光照強度、CO2濃度等來獲得作物生長的條件, 通過模型分析、自動調控溫室環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業,從而獲得植物生長的條件。
對于溫室成片的農業園區,通過接收無線傳感匯聚節點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顯示和數據管理,可實現所有基地測試點信息的獲取、管理和分析處理,并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顯示給各個溫室的用戶,同時根據種植植物的需求提供各種聲光報警信息和短信報警信息,實現溫室集約化、網絡化遠程管理。
此外,物聯網技術可應用到溫室生產的不同階段,把不同階段植物的表現和環境因子進行分析,反饋到下一輪的生產中,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管理,獲得更優質的產品。
二、品高智農農業大棚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1、數據采集
通過物聯網系統可連接傳感器采集土壤溫度、濕度、養分含量(N、P、K)、PH值、降水量、空氣溫濕度、氣壓、光照強度等來獲得作物生長的條件,并根據參數變化實時調控或自動控制溫控系統、灌溉系統等;
2、智能控制
通過無線傳輸,連接控制室與控制柜,操作控制室內中控臺,即可一鍵式控制溫室大棚內的風機、外遮陽、內遮陽、噴滴灌、側窗、濕簾或大田內的水肥噴灌等,實現遠程化管理。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