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粉末制粒和包衣(二)
在(一)中,我們提到粉末制粒和包衣的區別和聯系,當底物粉末粒子太小的時候,要在單個粉末外層包裹衣膜,實在太難了。初期一定是制粒過程,當形成了一定粒度的粒子后,后面的才是包衣。“那可以把粉末(濕法)制粒說的稍微詳細一些嗎?”
在聊制粒工藝的時候,大家會常聽過一個詞:加漿。漿,漿液是也,可以是溶劑,也可以是溶劑和某種起粘結作用的輔料配置而成的。
如何加漿,這個和使用的設備以及物料特性有關。早期使用高剪切制粒的時候,制粒機蓋子上留個加液體口,直接倒進去便是。后來覺得這樣一股腦倒進去的方式有點粗魯,得到的顆粒不均勻,得溫柔一點,于是采用霧化(分散)的方式向里面加液體,效果提升明顯。
你知道嗎?
物料在攪拌槳離心力的作用下,呈現邊緣多,中間少的狀態 ;
如果能用單流體噴嘴,就盡量不用二流體壓縮氣體霧化的形式;
優選用“一”字形噴嘴;
噴嘴的霧化角度要結合鍋體直徑、形狀和物料裝載高度進行計算,霧化要盡量分散,又不能噴到鍋壁上;
根據攪拌槳旋轉方向,噴嘴放在切刀下游,不要離得太近,理想位置是切刀正對面,既保障液滴不噴到切刀上,也給物料留出足夠的行程,使其與液滴混合作用;
如果用“一”字形的噴嘴,與鍋體半徑垂直為佳;
我們總是喜歡探索。
既然霧化(分散)能獲得好的效果,那把霧化液滴做得再小一點會不會更好?精細霧化對常見品種的制粒效果提升有限,對崩解和溶出有特別要求的品種是有幫助的。精細霧化通常采用二流體或三流體噴嘴,由于加液時間短,大量壓縮氣體進入對于高剪切制粒機相關部件的氣密封是有挑戰的。
有朋友注意到為什么前面的霧化后面加上了分散兩個字,這是有別于精細霧化的。分散,是靠著液體受到的壓力(蠕動泵擠壓或者壓力罐內部的壓力),在通過噴嘴時,分散成幾百個微米或者更大。在高剪切制粒時,液滴噴灑到鍋體內部,粉末粘在液體表面,然后在攪拌槳和切刀的作用下,液滴核逐漸消失,分布在粉體表層,粉體變成了核心,更小的液滴在粉體表層潤濕,通過液體的橋接,將粉體變成大顆粒、軟材,然后剪切制粒后進入流化干燥整粒,得到需要的顆粒產品。
漿液為溶劑時
黃色:物料粉末
藍色:粘結劑粉末
灰色:溶劑液滴
成品顆粒:藍色的粘結劑在黃色顆粒間連接,填充。
漿液為配置好的粘結劑
黃色:物料粉末
淺藍色:粘結劑液滴
成品顆粒:藍色的粘結劑在黃色顆粒表面成膜,填充。
而對于流化床一步制粒而言,加漿方式為精細霧化,使用的噴槍均為二流體或三流體噴槍,通過壓縮氣體來霧化,粒徑在幾十個微米,沒有剪切力去打散液滴這種情況。無論液滴比粉末大多少,液滴起的都是潤濕表面、液體橋的作用。
漿液為溶劑
黃色:物料粉末
藍色:粘結劑粉末
灰色:溶劑液滴
成品顆粒:藍色的粘結劑在黃色顆粒間連接,填充。
漿液為配置好的粘結劑
黃色:物料粉末
淺藍色:粘結劑液滴
成品顆粒:藍色的粘結劑在黃色顆粒表面成膜,填充。
高剪切制粒時,需要通過流化床沸騰干燥去除多的水分,為了達到理想的粒度分布,后續往往需要干整粒。而流化床一步制粒,相對均勻,基本不用干整粒,獲得的粒子可以直接包裝成顆粒劑或者送至下游進行總混、灌膠囊或者壓片。
粉末制粒的手段很多,高剪切制粒機和流化床是典型的濕法制粒,此外還有搖擺制粒機和噴霧干燥等等。
有別于濕法制粒,噴霧干燥制粒時,干燥塔里面是沒有底物的。對于一些特殊產品,生產設備需要充分考慮物料特性。比如,有些產品是熱敏感的,只能采取較低的進出風溫度;有些產品容易氧化,只能在惰性環境下生產;有些物料的溶劑不是水,而是有機溶劑或者有危害的溶劑,不但尾氣不能向空氣中排放,還要考慮環保和爆炸、安全等風險;還有些物料比重大,在混懸液中容易沉淀等。
今天著重聊下后一種。
比重比較大的物料,典型的是新材料,如新能源行業用到的金屬粉末,陽極材料,固態電解質或者功能性陶瓷材料等。這些材料配置成的混懸液中,因為比重大的緣故,對噴霧干燥塔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噴霧干燥,首先要霧化,而霧化的上游是配液和料液輸送。拋開防爆不談,這兩個環節重要的就是如何防止大比重顆粒的沉淀。雖然溶劑中可能會增加一些輔料,增加粘度,但沉淀始終是不能忽視的。我們的做法是:
從配液到進液,配液罐上需要配置攪拌槳;
料液輸時,不管流量大小,盡量使用更細內徑的管路,如果要增加流速,可以增加進液泵的轉速/壓力來實現;
料液輸送管的路徑盡可能的短,必要時可以在輸送管上配置振蕩器;
以上做法可以有效降低料液在配置和輸送過程中沉淀。對于噴嘴,如果采用的是二流體噴嘴,必要時可以配置有清除針,自動清除噴嘴堵塞;對于壓力式噴嘴,高的壓力可以有效避免噴嘴堵塞。可根據物料特性選擇噴嘴,陶瓷漿料固含量高,流動性不佳,壓力式噴嘴相對適合。
噴霧的方向和熱風的方向有順流和逆流設計,對于大比重物料,必要時采用逆流形式,即噴嘴安裝于噴霧干燥塔底部,熱風從上方進入塔體。這樣設計,可以顯著增加液滴行程(先向上再向下),提高干燥效率,避免順流設計時,由于液滴重力和風速的作用快速落到低端,液滴/粉體還沒干透,就進入旋風分離器。
如果溶劑是有機溶劑或者產品對氧敏感,氮氣環境是必要的。氮氣來源可以是氮氣瓶、工業氮氣或者制氮機。考慮到氮氣的使用成本以及環境、安全,閉路循環設計是合適的。
噴霧造粒產品粒度的大小,取決于液滴的大小和固含量。可以想象,液滴越大,含的溶劑越少,干燥后形成的顆粒越大。因此,要實現目標顆粒,首先要從這兩點著手。然而,這兩點與設備能力和產品特性有關,想象一下:費了九牛二虎智力各種調節把液滴搞大了,但不能使其干燥也是白扯。大的液滴,往往需要更高的蒸發能力,蒸發能力與塔體高度/體積,風量和進風溫濕度均相關。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筆者接觸東西較雜且水平有限,希望朋友多包涵,去其粗略取其精華,對于文中不足或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