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皮革、涂料、塑膠等行業中,產品的耐黃變性能是衡量其品質與使用壽命的關鍵指標。耐黃變試驗箱通過模擬紫外線照射、高溫高濕等環境,加速產品老化,快速檢測其抗黃變能力。掌握規范的使用流程,不僅能確保測試結果精準可靠,還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以下為耐黃變試驗箱的全流程使用指南。
一、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1. 設備安置與環境檢查
耐黃變試驗箱需放置在平穩、通風良好的室內環境,遠離熱源與水源,避免陽光直射。設備四周應預留至少 50cm 的空間,便于散熱與日常維護。同時,確保試驗箱接入穩定的電源(通常為 220V/50Hz),并配備獨立的接地保護裝置,防止漏電風險。
2. 樣品準備
根據測試標準與需求,準備適量的樣品。樣品尺寸需符合設備內部放置要求,一般建議樣品面積不超過箱內有效試驗面積的 2/3,且相互之間保持 1-2cm 的間隔,避免樣品間相互干擾。若測試不同材質或批次的樣品,需做好標記區分,并記錄樣品原始狀態(如顏色、表面紋理等)。
3. 參數設定規劃
參照產品對應的國家標準(如 GB/T 16422.3、ASTM G154 等)或客戶指定要求,確定測試的關鍵參數:
二、規范操作流程
1. 開機與預熱
接通試驗箱電源,開啟設備總開關,等待系統自檢完成。自檢通過后,按照預設參數設置紫外線強度、溫度、濕度等數值,啟動設備預熱程序。預熱時間一般為 15-30 分鐘,待箱內溫濕度達到穩定狀態后,方可放入樣品。
2. 樣品放置與測試啟動
打開試驗箱門,將準備好的樣品平穩放置在樣品架上,確保樣品不遮擋紫外線燈管,且不會因設備運行產生晃動或移位。關閉箱門,確認密封良好后,點擊 “開始” 按鈕,設備正式進入測試階段。
3. 過程監控與記錄
測試過程中,可通過設備控制面板或配套軟件實時查看溫濕度、紫外線強度等數據變化。建議每 1-2 小時記錄一次數據,若發現參數異常波動(如溫度偏差超過 ±2℃、濕度偏差超過 ±5%),需立即暫停測試,排查原因并修正后再繼續。同時,定期觀察樣品外觀變化,如顏色泛黃、表面龜裂等,拍照留存并詳細記錄。
4. 測試結束與樣品處理
當達到預設測試時長,設備自動停止運行。待箱內溫度降至室溫后,打開箱門取出樣品。將樣品放置在標準實驗室環境(溫度 23±2℃,濕度 50±5%)中恢復 2-4 小時,再使用色差儀、目視對比等方式評估耐黃變等級,填寫測試報告。
三、使用注意事項
安全防護:測試過程中嚴禁隨意打開箱門,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人體;設備運行時,切勿觸摸箱體表面,防止高溫燙傷。
樣品限制:嚴禁測試易燃易爆、腐蝕性或產生有害氣體的樣品,以免損壞設備或引發安全事故。
數據真實性:測試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改參數,若需調整,需重新記錄測試時間并在報告中注明。
四、設備維護保養
日常清潔:每周用干凈的濕布擦拭設備內外表面,清除灰塵與污漬;每月使用專用清潔劑清洗紫外線燈管表面,確保光照強度穩定。
部件檢查:定期檢查密封條、門鎖是否老化或損壞,及時更換;每半年檢查一次溫濕度傳感器、紫外線燈管的性能,必要時進行校準或更換。
長期停用:若設備長時間不使用,需斷開電源,取出箱內積水,打開箱門通風干燥,防止內部部件受潮生銹。
掌握耐黃變試驗箱的全流程使用方法,不僅能高效完成產品耐黃變性能檢測,還能通過規范操作降低設備損耗,為企業品質把控與成本控制提供堅實保障。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操作人員,嚴格遵循上述流程,都是獲得準確測試結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