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不銹鋼反應釜的攪拌裝置是否正常工作,需從設備運行前的靜態檢查、運行中的動態監測及停機后的維護性檢查三個階段入手,結合目視觀察、儀器測量和功能測試等方法,確保攪拌系統安全可靠運行。以下是詳細檢查流程:
一、運行前的靜態檢查
1. 機械部件外觀檢查
1) 攪拌軸與聯軸器
① 查看攪拌軸是否有彎曲、裂紋或腐蝕痕跡,聯軸器(如彈性聯軸器、剛性聯軸器)連接是否牢固,螺栓有無松動、缺失或磨損。
② 檢查聯軸器防護罩是否安裝到位,避免運行中發生安全事故。
2) 攪拌槳葉
① 觀察槳葉是否變形、開裂,與攪拌軸的連接(如焊接、螺栓固定)是否可靠,槳葉角度是否符合工藝要求(如錨式、槳式、渦輪式等)。
② 對于多層槳葉,需確認各層槳葉間距是否正確,無偏移或碰撞風險。
3) 軸承與密封裝置
① 檢查軸承座是否穩固,潤滑油(或潤滑脂)是否充足,油位是否在標定范圍內,油脂是否變質(如發黑、結塊)。
② 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壓蓋是否均勻壓緊,密封面是否清潔無雜物,密封液(如有)供應系統是否正常。
2. 傳動系統檢查
1) 減速機(齒輪箱)
① 查看減速機外觀是否有漏油、殼體裂紋,油標顯示油位是否正常,齒輪油是否按周期更換(參考設備說明書)。
② 手動盤車,檢查減速機轉動是否靈活,有無卡滯、異常摩擦聲或過大阻力。
2) 電機
① 確認電機電源線連接牢固,接地保護可靠,電機散熱風扇無損壞、無積塵,絕緣性能符合安全標準(可用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
② 對于變頻電機,需檢查變頻器參數設置是否與攪拌轉速要求一致(如頻率范圍、啟停邏輯)。
二、運行中的動態監測
1. 啟動與空轉測試
1) 點動啟動
① 第一次啟動或長時間停機后,先點動電機,觀察攪拌軸轉向是否與標識一致(順時針或逆時針),避免反轉導致機械損壞。
2) 空轉運行
無負載狀態下運行 5~10 分鐘,監測以下內容:
① 噪音:正常運行時應發出均勻的機械運轉聲,無尖銳摩擦聲、撞擊聲或異常振動。
② 振動:用振動檢測儀測量攪拌軸、減速機、電機的振動幅度(通常要求振動速度有效值≤4.5mm/s),若振動過大,可能是軸彎曲、軸承磨損或安裝同軸度偏差導致。
③ 溫度:觸摸電機、減速機外殼,判斷溫度是否正常(電機表面溫度≤70℃,減速機溫度≤60℃),若過熱需檢查潤滑或負載是否異常。
2. 負載運行檢查
1) 轉速與電流監測
① 通過變頻器或轉速表確認攪拌轉速是否達到工藝設定值,觀察電機電流表讀數是否在額定范圍內(過載可能導致電機燒毀)。
② 對比不同工況下的電流變化(如物料黏度變化時),若電流波動異常,需排查槳葉是否被物料卡住或傳動系統打滑。
2) 攪拌效果觀察
① 觀察物料混合狀態:對于液體攪拌,查看是否有漩渦、分層或死角;對于固液混合,檢查固體顆粒是否均勻懸浮,無沉底或團聚現象。
② 對于有溫度控制的反應釜,觀察攪拌是否影響傳熱效率(如夾套或盤管內介質流動是否因攪拌而均勻)。
3) 密封性能檢查
① 運行中查看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處是否有泄漏(如滴漏、噴濺),機械密封的泄漏量通常應≤5ml/h,填料密封允許少量滴漏(≤10 滴 / 分鐘),但需定期調整壓蓋松緊度。
三、停機后的維護性檢查
1. 定期拆卸檢查
每運行 300~500 小時(或按設備廠商建議周期),停機拆卸攪拌裝置,重點檢查:
① 軸承磨損:取出軸承,觀察滾道、滾珠是否有點蝕、劃痕或過度磨損,測量軸承游隙是否超過允許值(可參考軸承型號對應的標準)。
② 軸與槳葉磨損:檢查攪拌軸與槳葉的配合處是否有磨損溝槽,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紋,槳葉邊緣是否因摩擦變薄。
③ 密封件損耗:更換機械密封的動靜環、O 型圈或填料密封的盤根,檢查密封軸套是否有磨損溝槽(深度>0.5mm 時需修復或更換)。
2. 同軸度與垂直度校準
① 使用百分表檢測攪拌軸的同軸度(安裝時軸的徑向跳動≤0.1mm/m 軸長)和垂直度(與反應釜軸線偏差≤0.2mm/m),若超差需調整支架或重新安裝。
3. 潤滑系統維護
① 清理軸承座和減速機內部,更換老化或污染的潤滑油,對于脂潤滑軸承,需填充適量潤滑脂(填充量為軸承腔容積的 1/3~1/2)。
四、注意事項
1. 安全防護:檢查前務必切斷電源,懸掛 “禁止合閘” 警示牌,確保反應釜內物料已排空、壓力歸零。
2. 記錄存檔:每次檢查結果需詳細記錄(如振動值、溫度、潤滑狀態等),建立設備檔案,便于追溯故障規律和制定預防性維護計劃。
3. 專業操作:涉及電氣、焊接或精密校準的檢查,需由持證電工或機械工程師執行,避免非專業操作導致事故。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