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有關于一組砂漿試塊由6塊改為3塊的說明
一、原來規范要求的標準養護的條件是一水泥混合砂漿應為溫度 20±3°, 相對濕度 60-80°;
二、水泥砂漿和微沫砂漿應為溫度 20±3°,相對濕 度 90°以上;
三、養護期間試件彼此間隔不少于 10mm。 新規范要求標準養護的條件是:一水泥砂漿、混合砂漿統一為溫度 新規范 20±2°,相對濕度 90°以上。而且要求養護時,水不能滴在混合砂漿試塊上,要用塑料紙覆蓋。
《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JGJ/T 70-2009)中關于建筑砂 漿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有關條款9.0.1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砂漿立方體的抗壓強度。
9.0.2抗壓強度試驗所用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試模尺寸為 70.7×70.7×70.7mm的帶底試模,材質規定參照 J G3019 第4.1.3及4.2.1條。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并拆裝方便。試模的內 表面應機械加工,其不平度應為每 100 ㎜不超過0.05mm.。組裝后各 相鄰面的不垂直度不應超過±0.5°;
2 鋼制搗棒:直徑為 10 ㎜,長為 350 ㎜,端部應磨圓;
3 壓力試驗機:精度為 1%,試件破壞荷載應不小于壓力機量程 的 20%,且不大于全量程的 80%;
4 墊板:試驗機上、下壓板及試件之間可墊以鋼墊板,墊板的尺 寸應大于試件的承壓面,其不平度應為每 100 ㎜不超過 0.02mm。
5 振動臺:空載中臺面的垂直振幅應為0.5±0.05mm,空載頻率應 為(50±3)Hz,空載臺面振幅均勻度不大于 10%,一次試驗至少能固定 (或用磁力吸盤)三個試模。
立方體抗壓強度試件的制作及養護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采用立方體試件,每組試件 3 個。
2 應用黃油等密封材料斜抹試模的外接縫,試模內涂刷薄層機油 或脫模劑,將拌制好的砂漿一次性裝滿砂漿試模,成型方法根據稠度 而定。當稠度≥50 ㎜時采用人工振搗成型,當稠度<50 ㎜時采用振動 臺振實成型。 1)人工振動:用搗棒均勻地由邊緣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搗 25 次, 插搗過程中如砂漿沉落低于試模口,應隨時添加砂漿,可用油灰刀插 搗數次,并用手將試模一邊抬高 5 ㎜~10 ㎜各振動 5 次,使砂漿高 出試模頂面 6 ㎜~8 ㎜。 2)機械振動:將砂漿一次裝滿試模,放置到振動臺上,振動時試 模不得跳動,振動 5~10 秒或持續至表面出漿為止;不得過振。
3 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將高出試模部分的砂漿沿試模頂面刮去并 抹平。
4 試件制作后應在室溫為(20±5)℃的環境下靜置(24±2)h,當氣溫 較底時, 可適當延長時間, 但不應超過兩晝夜, 然后對試件進行編號、 拆模。 試件拆模后應立即放入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 90%以上的 試件拆模后應立即放入溫度為 ℃ 以上的 標準養護室中養護。養護期間,試件彼此間隔不小于 10 ㎜,混合砂 標準養護室中養護 漿試件上面應覆蓋以防有水滴在試件上。
9.0.4砂漿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試件從養護地點取出后應及時進行試驗。試驗前將試件表面擦 試干凈,測量尺寸,并檢查其外觀。并據此計算試件的承壓面積,如 實測尺寸與公稱尺寸之差不超過 1 ㎜,可按公稱尺寸進行計算;
2 將試件安放在試驗機的下壓板(或下墊板)上,試件的承壓面應 與成型時的頂面垂直,試件中心應與試驗機下壓板(或下墊板)中心對 準。開動試驗機,當上壓板與試件(或上墊板)接近時,調整球座,使 接觸面均衡受壓。承壓試驗應連續而均勻地加荷,加荷速度應為每秒鐘0.2kN~1.5kN(砂漿強度不大于 5Mpa 時,宜取下限,砂漿強度大 于 5Mpa 時,宜取上限),當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停止 調整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然后記錄破壞荷載。
9.0.5 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m,cu=Nu (9.0.5) A 式中 fm,cu_____砂漿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Mpa);
NU_____試件破壞荷載(N);
A_____試件承壓面積(mm2) 砂漿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應至 0.1Mpa。
以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 1.3 倍(f2)作為該組試件的砂漿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平均值(至 0.1Mpa)。
當三個測值的大值或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 中間值的 15%時,
則把大值及小值一并舍除, 取中間值作為該級試件的抗壓強度值;如有兩個測值與中間值的差值均超過中間值的1 5%時,則該組試件的試驗結果無效。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