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工業來說,農業既是一種基礎產業和戰略產業,又是一種低效產業、弱質產業和風險產業,它對自然和市場環境的應激能力較弱。因此必須依據農業的低效性、弱質性和風險性特點,建立健全相應的支持和保障機制,來支持、保障和推動農業發展,以充分發揮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作用。
首先是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現代農業投融資機制,為農業發展提供資金積累保障。資金短缺是當前農村發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應當建立起適應農業發展要求的以農戶自身資金積累為主體,國家投資、集體投資、社會投資和引進外資為補充的多元化的農業投融資機制。為此,*和地方各級政府應當撥出一定數量的財政專款用于支持農業發展;國家政策性銀行在支持農業發展中應當發揮積極的作用,必須不斷地增加農業專項投資數量,以資助重大農業投資項目、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商品農產品基地建設;商業性銀行在遵守商業信貸原則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向農業傾斜貸款,特別是要支持和幫助農業產業化發展;充分發揮農村合作基金組織的作用,使它成為支持和幫助農戶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資金來源;制定優惠政策,通過吸收外資到農業領域投資,大力開展對外農業合作,合資經營農業項目等方式來增加農業投資;鼓勵農戶自我積累、自我投資和自我發展。
其次是建立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機制。農業的天然弱質性決定了農產品價格不穩定及相對偏低的現象,這顯然會損害農民的利益,影響農業的穩定發展。所以必須建立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機制,促使農產品價格維持在適度的水平,并基本保持穩定,以保證農業穩定、協調、健康和持續地發展。一般地說,建立農產品價格補貼和農產品緩沖儲備制度,是政府調節農產品價格的有效措施。因此,應當堅決貫徹落實*有關的糧食補貼政策和農業扶持政策,尤其是要建立和健全基本農產品的儲備調節體系,實行適度的和有選擇的保護價收購制度,防止市場價格過度波動,解決農產品價格偏低和農民賣糧難的問題。
再次是建立健全農業風險保障機制。農業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風險,這是因為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的緣故;另一是農業市場風險,這是因為農業生產周期長,對市場應變能力弱的緣故。這兩方面就決了農業生產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因此心須建立健全農業風險保障機制,以保證農業穩定地發展。建立健全農業風險保障機制的關鍵,是要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風險補償基金,*和地方各級政府應當通過財政專項撥款和籌集資金的方式,建立政府農業風險補償基金,并隨著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不斷地增加風險補償基金的數量,以備在緊急情況下動用這部分資金來資助農業發展,使農業保持一個平穩的發展態勢。同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商業保險公司積極地開展農業保險業務,鼓勵各類農業組織積極地進行商業性的農業保險。
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立以農戶為主體的農業互助基金的形式來解決農戶的經營風險問題,各級政府應當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幫助。
zui后是建立健全農業科技人才保障機制。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農業科技人才短缺,這就嚴重地阻礙了農業技術進步和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因此必須盡快地建立健全農業科技人才保障機制。為此,應當盡快地建立*和地方各級政府的政府人才培養基金,特別是省(市)、縣政府人才培養基金,用于穩定現有農村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以及用于鼓勵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積極地投身于農村*線的農業科技工作;同時,建立和完善以高中等農業職業教育和農業科技普及教育有機銜接為主線的多層次的農業技術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后備農業科技人才,從多方面來解決農業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
文章整理來源: 農業儀器網 http://www.*7.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