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BK-QSZ06】山東博科儀器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力。
在水資源取用過程中,微生物污染是威脅供水安全的核心隱患,傳統培養法檢測周期長、操作繁瑣,難以滿足實時預警需求。通過融合熒光檢測與電化學法技術,可同步實現取水水質中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余氯、pH、電導率及濁度六項參數的快速監測,為微生物污染防控提供關鍵數據支撐。
熒光檢測技術通過特異性識別微生物代謝產物實現快速定量。針對菌落總數監測,設備利用ATP生物發光原理,在30秒內完成水樣中活性微生物的熒光信號采集。某自來水廠應用該技術后,發現凌晨時段原水菌落總數較日間升高40%,經溯源確定為管網夜間流速降低導致沉積物釋放,通過調整清水池循環頻率使微生物指標穩定達標。大腸菌群檢測則采用酶底物熒光法,當水樣中存在目標菌時,其產生的β-半乳糖苷酶會催化熒光底物釋放信號,15分鐘即可完成定性定量分析。長江某取水口通過該技術提前4小時預警了上游排污導致的大腸菌群超標事件,為應急處置爭取了寶貴時間。
電化學法在無機參數監測中展現高穩定性。余氯檢測采用三電極體系,通過測量工作電極與對電極間的電流信號,精準計算游離氯濃度。某污水處理廠反饋,該技術使余氯監測誤差從傳統方法的±0.3mg/L降至±0.05mg/L,確保消毒單元精準投藥。pH與電導率監測基于離子選擇性電極和導電膜原理,在黃河高濁度水體中仍能保持±0.1pH單位與±2%電導率的測量精度。濁度檢測通過90°散射光法,可識別0.01-1000NTU范圍內的顆粒物濃度,某水庫監測站利用該參數成功追蹤到藻類暴發初期的濁度突變,提前啟動預氧化工藝避免了水華擴散。
雙技術融合設備配備智能補償算法,可自動修正溫度、流速等干擾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通過4G模塊實現數據實時上傳,監管部門可遠程調取六參數動態曲線,構建區域水質風險圖譜。這種突破傳統監測局限的解決方案,為飲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