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儀表君想和大家說說傳感器的“內憂外患”。
傳感器讓物體活了起來,有了“觸覺”、“味覺”。12月9日,科技部公示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傳感器”重點專項2021年度擬立項項目清單。
2012~2020年我國迎來傳感器快速發展期。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超2000億元;預計2021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近3000億元。
但與這個發展規模相對的,卻是我國傳感器的依賴國外進口度,達到了80%左右,很容易像芯片一樣陷入“受制于人”的窘境。
不僅有“外患”,國內傳感器的發展還存在“內憂”,國內的傳感器生產以代工或研究國外為主,鉆研傳感器相關核心技術的企業少之又少,而且產品也比較集中在中低端方面。
傳感器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石”,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將傳感器作為“卡脖子”技術進行攻克意義重大。我們企業也可以乘政策之東風,打破內憂外患的局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