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水表”和“養老”這兩個詞也能“牽上紅線”嗎?
“獨居老人水表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這種“智慧水表”一時間刷爆了網絡,各大媒體、社會公眾紛紛叫好。
而很多網友都表示,管道滲漏會造成水表報警誤差么?
相關新聞作出回答,如果水管出現滲漏的話,12小時10升水也是有可能的。一些老年人還有滴水存水的習慣,也會造成智慧水表無法識別老年人的意外情況。
其次,關于水表報警12小時為限的設定,網友們指出會不會有點晚?
相關人員解釋到,12小時后智慧水表才能發現異常,加上信息傳達到居委會,需要更多時間。萬一老人有心腦血管疾病,那12小時這個緊急情況識別的時效性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
看來,智能水表的潛在問題還需進一步改進,讓水表更智能不僅成為行業企業的目標,更是大眾的盼望。智能水表被網民點贊并呼吁全國推廣,望各地把尊老愛幼的傳統和智能水表的新潮結合起來,涌現更多水表背后見溫情的案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