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企業新聞】我國雖然是船舶制造*大國,但船用大功率柴油機關鍵件零部件長期依賴從日韓進口,導致我國船用柴油機自主配套率低,生產成本長期居高不下,制約了船舶配套行業的發展,但現在有望改變這一現象。
近日,記者在陜西興平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的生產車間,親眼目睹了一種船用柴油機凸輪軸的誕生——
制作凸輪軸的棒狀材料,通過特制感應設備快速局部加熱之后,被置入模具一次成型,整個成型過程只需25秒。這項用于生產大法蘭盤軸、大長徑比凸輪軸的鐓鍛技術,是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多年來瞄準制約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共性基礎技術瓶頸,進行材料工藝技術創新,取得多項*制造工藝技術突破中的一項。
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按照傳統的生產工藝,大長徑比凸輪軸、大法蘭軸等成型工藝為“模鍛+自由鍛”,工序復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并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新工藝是通過局部感應加熱后一次鍛壓成型,在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大大節約了材料費用,降低了熱加工能耗。利用這一技術,該所為某汽車企業生產的齒輪箱輸出軸,僅節約的材料費就占生產總成本的六分之一。
我國雖然是船舶制造*大國,但船用大功率柴油機關鍵件零部件長期依賴從日韓進口,導致我國船用柴油機自主配套率低,生產成本長期居高不下,制約了船舶配套行業的發展。2011年,該所在陜西省重大科技專項“金屬精密成型關鍵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及咸陽市關于加速現代裝備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支持下,組織精干隊伍,展開科研攻關,攻克了大功率柴油機汽缸套系列產品的生產技術難題,以此為契機,開發了低速柴油機缸體、中速柴油機前端箱、活塞等系列新產品,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造工藝技術,部分成果達到*水平。該所致力于科技成果產業化,堅持成品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方向,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了船用低速柴油機汽缸套、中間體、缸體,中速柴油機缸蓋、前端箱、活塞等批量生產銷售,逐步形成了與日韓專業船配企業競爭的格局。
大型挖泥船用的泥泵、大型挖泥絞刀、高鉻復合排泥管等系列疏浚裝備,也是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挖泥船關鍵零部件。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經過材料、精密成形、熱處理強化及加工工藝等關鍵技術攻關,突破了國外疏浚裝備專業公司的技術壁壘,開發了亞洲zui大的挖泥船用泥泵等系列疏浚裝備,形成了挖泥船改造和疏浚方案集成設計能力。據介紹,該所研制的疏浚裝備中,泵膽zui大重量達50多噸,葉輪zui大重量超過10噸。目前,該系列疏浚裝備已大量應用到海內外圍海造田、大型碼頭、造島工程、航道疏浚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該所已經成為我國天津航道局、廣州航道局等的核心供應商,努力實現由疏浚裝備過流部件制造商向疏浚裝備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轉型。
作為我國船舶行業*的熱加工工藝研究所,近年來,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充分發揮材料及工藝優勢,敢與爭先,勇于啃“硬骨頭”,建立了*的裝備制造工藝技術創新體系,將行業關注度高、影響較大、制約裝備制造行業發展的材料及工藝基礎共性瓶頸技術作為主攻方向,潛心致力于水中兵器、艦船動力和裝備制造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攻關。同時該所以設計研發和技術服務為支撐,廣泛服務于航空、航天、兵器、汽車、軌道交通等在陜骨干企業,大力培育關中地區關鍵零部件專業化配套中小企業群,帶動西安、咸陽、渭南、寶雞等幾十家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協同發展,并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積極打造國內*、的關中地區裝備制造關鍵零部件專業化配套集群。
眼下,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正在大力開展燃氣輪機機匣、汽輪機700℃超超臨界機匣、大型盾構機刀盤刀齒、高鐵耐低溫球鐵、工程機械液壓件、海洋工程大型拖纜機及大型錨絞機高壓液壓件等國產化攻關,積極創建艦船動力關重件、耐磨及疏浚裝備、液壓件等民族品牌。
所長宇文建鵬說:“我們‘國字號’研究所,肩負夯實我國裝備制造產業材料工藝基石的責任和使命,圍繞我國‘裝備制造2025’,我們要勇于參與競爭,善于啃下zui硬的‘硬骨頭’,挺直腰桿打造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的品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