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寸開煉機-硅膠制品使用
橡膠制品噴霜的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
噴霜是橡膠制品生產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對半成品粘合性能和成品使用性能影響很大。本文論述橡膠制品產生噴霜的主要原因及解決措施。
1 配合劑噴出或滲出
1.1 硫磺
(1)產生原因
硫磺是橡膠常用的硫化劑,也是極易噴出的配合劑。不同橡膠中硫磺的溶解度不同(如表1所示),同時溫度對硫磺的溶解度影響較大(如圖1所示)。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指溶解度是在一定溫度下100份生膠中配合劑達到飽和溶解時的份數。
從表1可以看出,硫磺較易溶于CR,BR,SBR和NR,較難溶于EPDM,IIR和CIIR。
表1 硫磺在橡膠中的溶解度(153℃) 份
橡 膠 溶解度 橡 膠 溶解度
NR(RSS1#) 15.3 CR(WRT) >25.0
SBR1502 18.0 IIR 9.7
BR(順式1,4-結構) 19.6 CIIR9.8
EPDM 12.2。。12寸開煉機-硅膠制品使用
溫度對NR中硫磺(α-硫晶體)溶解度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硫磺在NR中存在不同的溶解狀態。當硫磺用量小于飽和溶解度時,硫磺處于穩定溶解狀態;當硫磺用量大于飽和和過飽和溶解度時,硫磺分別處于亞穩定和不穩定的溶解狀態,這時溫度降低會導致硫磺結晶析出并遷移到橡膠表面,產生硫磺噴出現象。
另外,硫磺在橡膠中的溶解度與其結晶形態有很大關系。普通硫磺在常溫下呈環狀結構,為斜方晶體α-硫,可溶于橡膠;α-硫晶體加熱到96℃后再冷卻,即變成β-硫晶體,β-硫晶體在橡膠中的溶解度較小;β-硫晶體加熱到120℃,則變成液體μ-硫;μ-硫加熱至沸騰并迅速冷卻則變成彈性硫磺,即不溶性硫磺。不溶性硫磺具有不溶解、不結晶、不遷移的特點,加入橡膠中不會產生噴出現象。
(2)解決措施
①調整膠料中硫磺的用量,使其在膠料或/和制品儲存及使用條件下處于穩定溶解狀態。
②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加工工藝的條件下,采用硫磺溶解度較大的生膠體系。
③在生產成本和加工工藝允許的條件下采用不溶性硫磺全部或部分替代可溶性硫磺(加工溫度過高會導致不溶性硫磺轉變成可溶性硫磺)。
12寸開煉機-硅膠制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