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水系統與污染修復模擬設備實驗目的
1.利用地下水污染模擬槽開展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監測、地下水修復等實驗,進行地下水污染與修復的數值模擬,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地下水污染與防治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術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測能力、綜合能力、應用能力以及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
2.探討地下污染物的遷移與修復、含水層非均質性對溶質遷移的影響、污染物的吸附、生物降解及自然衰減過程。
二.技術指標
1.工作電壓:單相交流220V±10% 50Hz;
2.裝置外形尺寸:2800mm×1000mm×1350mm。
三.地下水系統與污染修復模擬設備主要配置及參數
1.槽體
①為了保證地下水及污染物在槽中的遷移呈三維或準三維狀態,槽體的長×寬×高=2300mm×800mm×800mm。
②模擬槽框架采用50mm×50mm 的不銹鋼方管構建,起支撐作用;模擬槽側板為12mm厚的有機玻璃板,起支撐和可視作用。
③槽頭與槽身,槽尾與槽身間用帶孔有機玻璃隔擋。
④在槽頭和槽尾各有一個可垂直升降的進水箱、出水箱,控制模擬槽中地下水模擬液的流動和進出。
2.填充介質
①含水層:主要用河砂填筑,砂粒選中粗砂,滲透系數為25m/d,保證該區段地下水為潛水;
②隔水層:主要用粘土填筑,滲透系數為0.011 m/d,保證該區段地下水為承壓水;此外,槽底鋪設一定厚度的粘土層,起防滲作用;
③透鏡體:主要用礫石構筑;
④地下水:自來水或地下水人工模擬液。
為了便于分析污染物在槽體中遷移所經歷的水巖相互作用,對槽體中的河砂、粘土、礫石進行了巖礦和化學組成分析;對進入槽體的自來水或地下水人工模擬液進行化學組成的全分析。
3.輔助系統
①污染源發生系統
不同類型(惰性、活性、染色劑等)的污染物可通過如下三種方式進入模擬槽含水層中:一是通過不同深度的1號和2號監測孔投放,模擬點源情況;二是通過裸露的河砂區面狀入滲,模擬面源情況;三是通過槽頭的進水箱釋放,模擬徑流型污染情況。三種方式均可采用瞬時或連續方式釋放污染物。
②監測系統
在模擬槽的地下水補給區、徑流區和排泄區布設了8個不同深度的監測孔(PVC管)。
③污染修復系統
在槽尾設置了一個墻體,側板為帶有濾水孔的有機玻璃板,墻體中可填充鐵粉、活性碳等。用其可模擬滲透性反應墻(PRB)技術。
4.可移動式槽鋼支架(萬向輪及禁錮腳)。
上海甲央教學設備有限公司是集生產與銷售于一體的教學設備專業廠商,其擁有獨立的研發中心,并依托地區優勢,與多所名校的專家合作開發了近百種的教學試驗設備,涉及特殊精餾實驗裝置、過程控制及綜合自動化控制實驗裝置、風洞實驗設備、探針、激波管、PLC可編程控制器、變頻器、觸摸屏基礎實驗裝置、新能源教學設備、環境工程裝置,化工原理、化工實訓、化工工藝、城市污水及工業廢水處理實驗裝置、給水工程實驗裝置、固廢處理實驗裝置、水文地質實驗裝置、氣體吸收、吸附及催化、凈化實驗裝置、傳熱學與工程熱力學實驗裝置、采暖通風與制冷實驗裝置、燃氣工程實驗裝置、流體力學(涵蓋流體機械)類、采暖通風及空調制冷類、化工水利火電廠教學模型等高校實驗及科研設備。設備精確直觀,示教性強,適用于各高校專業的教學與實踐要求,并可配備智能化儀表,傳感器,微機等設備,也可按您的要求定制實驗裝置(采用不銹鋼、碳鋼、PVC塑料、有機玻璃等材質),實現教學或科研的目的。
我公司可為您定制生產水處理綜合實驗系統。系統既可實現各個水處理池的獨立運行,又可實現任意關聯單元之間的組合運行,包含上位工控組態系統——現場控制單元——水質傳感器測控系統的獨立與組合運行。系統可實現手動控制及自動控制,進行各類水處理方法的實驗過程。 每種實驗裝置開發有基于kingview6.55系統的CAI教學實驗軟件,根據能源動力學、自動化工程學、環境工程學等學科準則結合工程設計現場,建立各個學科中實驗運行系統虛擬設備單元,構成工藝流程。可作為仿真軟件模擬實驗過程,對工藝參數、環境參數和設備參數進行選擇設定并獲得運行結果。該軟件可以對工藝的運行參數和各個學科內的實驗數據進行預測及模擬,有助于工程管理的優化和對策評估,可自動生成實驗報告。教學實驗軟件能獨立運行,也可在Ⅱ型實驗設備上作為控制軟件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