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鍋爐煙氣處理設備價格
天津鍋爐煙氣處理設備價格
鍋爐煙氣中所含粉塵(包括飛灰和炭黑)、硫和氮的氧化物都是污染大氣的物質,未經凈化時其排放指標可能達到環境保護規定指標的幾倍到數十倍。控制這些物質排放的措施有燃燒前處理、改進燃燒技術、除塵、脫硫和脫硝等。借助高煙囪只能降低煙囪附近地區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 煙氣除塵所使用的作用力有重力、離心力、慣性力、附著力以及聲波、靜電等。對粗顆粒一般采用重力沉降和慣性力的分離,在較高容量下常采用離心力分離除塵。 鍋爐靜電除塵器和布袋過濾器具有較高的除塵效率。濕式和文氏-水膜除塵器中水滴水膜能粘附飛灰,除塵效率很高,還能吸收氣態污染物。 煙氣脫硫有吸收法和催化氧化法。鍋爐煙氣經過噴淋除塵洗氣降溫后進入等離子廢氣處理設備。鍋爐煙氣脫硫除塵是關鍵,我公司先采用除塵器除去粉塵,在用脫硫塔除去硫化物,后經等離子除掉化學性質穩定的污染氣體。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污染物的原理為: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量攜能電子轟擊污染物分子,使其電離、解離和激發,然后便引發了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安全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成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因其電離后產生的電子平均能量在10ev ,適當控制反應條件可以實現一般情況下難以實現或速度很慢的化學反應變得十分快速。作為環境污染處理領域中的一項具有*潛在優勢的*,等離子體受到了國內外相關學科界的高度關注。
鍋爐廢氣處理方案
廢氣源→除塵冷凝器(除去鍋爐廢氣中的粉塵和冷凝部分霧狀氣體,降低氣體溫度)→高效除塵脫硫塔(吸收掉粉塵以及顆粒物,吸收二氧化硫,硫化氫等酸性氣體,為等離子提供優良的運行環境)→低溫等離子設備(破壞廢氣分子結構,轉化為無污染物質)→光氧催化設備(進一步氧化分解廢氣)→高壓風機(高壓的吸力作用下將風抽出車間)→洗滌塔(洗滌塔水洗小分子碎片,利于檢測達標)→煙囪高空排放。
有機廢氣會對環境和人類產生嚴重危害,已成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目前,國內外治理有機廢氣比較普遍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氧化法、生物處理法等,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新技術,如膜分離法、光分解法和吸附催化氧化技術等綜合處理技術。雖然有機廢氣治理技術目前已經多樣化,但每種治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適用性和局限性,而且不同排放源的廢氣組成也千差萬別。因此,對于企業來說,統籌考慮有機污染物的種類、性質、濃度、凈化要求和經濟性等因素,綜合選擇適當的有機廢氣治理方法顯得至關重要。
針對某醫化企業工業廢水處理廠產生的有機廢氣無害化處理的項目,開發出的一套技術可靠、經濟安全的有機廢氣鍋爐焚燒處理工藝,經應用,該系統具有燃燒效率高、安全穩定、經濟效益好的特點。
1鍋爐熱力焚燒處理技術
鍋爐熱力燃燒技術指利用現有供電鍋爐、供熱鍋爐或其他非廢氣處理的焚燒爐,將產生的有機廢氣經簡單預處理后直接引入到鍋爐燃燒室,在不增加設備或少增加設備的情況下,廢氣中的有機碳氫化合物遇熱后氧化并*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達到凈化污染物的目的。
鍋爐熱力燃燒技術具有簡單實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凈化效率高的優點,還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蔡春雷等設計將聚醚生產過程中的有機廢氣送入鍋爐進行焚燒,運行結果表明,鍋爐尾氣能達到國家的相關排放標準,鍋爐熱力焚燒技術可用于有機廢氣處理。但有機氣體大都易燃易爆,對鍋爐存在腐蝕、爆炸等安全風險,同時如果有機廢氣中含有除碳氫外的其他元素,則可能在燃燒后產生二次污染。因此,對于有機廢氣的處理,除凈化效率外還需要著重考慮處理系統的安全性。
2鍋爐熱力焚燒技術工程應用
2.1項目概況
企業集中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過程中,其調節池、水解池、厭氧池等有惡臭氣體產生。此前,企業針對部分有惡臭產生的水池已進行加蓋并將廢氣送至“堿洗+活性炭吸附”的工藝設備處理后排放,但是由于堿洗對惡臭氣體中有機物的吸收能力較差,且活性炭在運行過程中很快吸附飽和后穿透,同時前道堿洗后廢氣將夾帶大量的水汽進入活性炭,使得活性炭層受潮,影響其使用,尾氣無法穩定達標排放。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企業決定對其進行改造,利用企業熱電循環流化床鍋爐,采用鍋爐熱力焚燒有機廢氣的技術進行治理。
企業制藥過程中使用大量有機溶劑,部分溶劑在使用過程中進入污水后到達污水處理廠。經分析,污水處理廠廢氣主要成分為少量甲苯、二甲苯、乙苯、二氯甲烷等有機廢氣和H2S、氨等惡臭廢氣,通過預處理后,進入鍋爐系統焚燒的有機污染物主要為甲苯、二甲苯、乙苯和二氯甲烷。
2.2廢氣處理工藝介紹
設計將集中污水處理廠廢氣(廢氣量50000~60000m3/h)經企業原有的堿洗+除霧等預處理系統處理,由引風機經長距離不銹鋼管道輸送,并再次除霧去除水汽后通過預熱器預熱,后送入鍋爐焚燒。該廢氣量分配至熱電廠90t/h循環流化床鍋爐,符合鍋爐一、二次補風量要求,在進焚燒爐前新增了除霧器,進一步降低水汽含量。具體工藝流程見圖1。
2.3.1預處理系統
分析產生的污染物組分和焚燒爐工藝,在廢氣送焚燒爐前后的熱電廠內的管道、風機或者預熱階段存在可能的腐蝕風險,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腐保護措施。本項目在廢氣送熱電廠前采用堿洗噴淋預處理,去除硫化氫等酸性氣體,并能夠降低廢氣溫度,起到一定的防燃、防爆及阻隔的作用。
2.3.2除霧系統
噴淋后的廢氣夾帶大量水汽,空氣中的水分含量影響鍋爐焚燒效率,本項目在增壓離心風機前后設置了兩道除霧系統,有效降低進入鍋爐中的水汽含量,設備采用了絲網除霧器,對于3μm以上的霧滴,除霧效率達到98%以上。
2.3.3輸送系統
輸送系統采用不銹鋼304材質,以法蘭連接,在管路下方開設一排水口用于排放可能存在的積水,為防止輸送過程中產生靜電引發安全事故,沿程安裝接地,消除可能產生的靜電。同時,新增引風機克服輸送阻力,并在風機處安裝聲光報警器,以監視風機故障情況。
2.3.4控制系統
針對離心風機運行、廢氣量分配、摻燒量分配及各個儀表的信號使用,設置了一套PLC自動控制系統,所有控制都由PLC實現。PLC再將系統運行的信號輸送至熱電廠DCS系統,以便熱電廠控制室可以對整個鍋爐熱力焚燒系統進行監控。
考慮到電廠鍋爐停爐,廢氣從風機后分成兩路,分別送至A、B兩臺循環流化床鍋爐的一、二次補風進風系統中,B號鍋爐作為備用系統使用,采用電動閥進行控制,即當A號鍋爐停爐時,開B路電動閥,同時關閉A路電動閥,廢氣進入備用焚燒系統處理,反之亦然。為了提供合適的進風風量,在廢氣管路末端設置壓力變送器在線測定壓力、風量,信號輸出至PLC中,根據測定結果調節離心風機的變頻器,同步控制旁路補風量。
2.3.5安全系統
基于廢氣安全性評估,設置了可燃氣體報警系統和應急排放系統,主要由可燃氣體報警器、應急排放系統管路、電動閥和煙囪組成。
集中污水處理廠內新增除霧器前設置了可燃氣體報警器,當管路中廢氣超過爆炸極限的1/4時報警,打開電動閥讓廢氣應急排放,通過就近設置的煙囪進行排放,同時關閉輸送管路電動閥并切斷離心風機電源;熱電廠A、B鍋爐進風口前的管路中設置了可燃氣體報警器,當管路中廢氣超過爆炸極限的1/4時報警,打開超越管路電動閥,同時關閉輸送管路電動閥并調節旁路補風量,讓廢氣通過熱電廠的鍋爐煙囪應急排放。三套可燃氣體報警系統信號輸出至熱電廠DCS系統中以便熱電廠控制室對處理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