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油煙凈化監控平臺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餐飲業在大中城市不斷發展壯大,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文章從油煙的定義、危害等方面進行介紹,分析了國內餐飲業油煙污染現狀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油煙污染防治的對策。
關鍵詞:油煙;危害;油煙污染;凈化處理;污染防治
1油煙的定義及危害
油煙是指食用油或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揮發的油脂、有機質及其加熱、高溫分解或裂解的產物。食用油包括豬油等動物油和豆油、菜籽油、色拉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前者主要成份為飽和脂肪酸甘油脂,流動性差。后者主要成份為亞麻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流動性較好。食用油中的主要成份油脂的沸點在 300℃左右,高沸點的油脂在高溫下汽化,往油中加入食物時,食物中所含水分遇高溫食用油急劇汽化膨脹,其中部分水蒸氣在空中冷凝成霧和油煙一起形成可見的油煙霧。同時,煤炭、液化氣等燃料熱分解生成氣相析出型煙氣,與之混合時在離開鍋灶上升過程中繼續與空氣分子碰撞,溫度迅速回落,飽和蒸汽壓下降,形成含冷凝物的氣溶膠排入大氣環境中。油煙主要來源有三種:由油脂及食物本身所含脂質的高溫下氧化分解;食物中有機物高溫下發生化學反應;上述反應產物之間繼續相互作用產生的二次反應物等。油煙污染物有顆粒和揮發性氣態兩種形態,不同種類的食用油在高溫下的熱解產物有 200 多種,主要是醛類、酮類、烴、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和雜環化合物等。
2餐飲業油煙污染現狀
餐飲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酒樓、酒家、餐廳、餐館、大小排檔、食家、飲食店等,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規模不一,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散見街頭巷尾而又通宵達旦。餐飲業在全國大中城市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很大部分油煙排放并未經過有效處理就直接抽排到大氣中,污染周圍環境,影響居民健康。研究表明,除機動車廢氣和工業廢氣以外,餐飲業的廢氣排放對城市空氣污染的貢獻率上升至第三位。很多中、小餐飲企業直接將油煙排放管道穿過窗洞,油煙未經過凈化處理就由排風機直接抽排到室外大氣中。有的餐飲企業位于繁華路段,油煙直接排到街面,令過往行人望而止步;有的餐飲企業設在樓的底商,沒有預留的油煙排放管道,油煙直接排放后往樓上居民住宅室內彌散,產生較為嚴重的油煙擾民問題。 江蘇省東臺市油煙凈化監控平臺
3餐飲業油煙污染的形成原因
國內餐飲業油煙污染嚴重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餐飲企業選址不合理,有關職能部門審批不嚴。在認識到餐飲業環境污染問題之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中沒有對餐飲業加以規劃,房地產開發商從自身利益考慮,不管是新城開發還是舊城改造,開發建設的臨街商品房大多數為住宅樓,導致餐飲企業選址與居民住宅混為一體,同時,也未給住宅樓設計預留的油煙排放管道,餐飲企業只能將油煙直接外排,從而產生油煙污染擾民。由于城市規劃設計的滯后,而且有關職能管理部門對餐飲業選址也缺乏合理規劃和要求,導致很多中小餐飲企業存在選址不當、店連戶現象,有的餐飲企業在樓下經營,樓上為居民住宅,有的餐飲企業周邊近鄰機關企事業單位,甚至是學校或居民區。由于有關職能管理部門未*將環保部門的環評審批文件作為其行政許可審批的前置條件,在未經環保部門審批之前,有的餐飲企業卻有正規的工商營業執照等合法手續,多頭管理形成了對餐飲業單位管理上的疏漏,導致無法從根源上控制餐飲業油煙污染問題。
二是餐飲企業眾多,沒有油煙凈化設施或者因長期缺乏維護管理而不能正常運轉。國內餐飲企業數量眾多,據有關統計資料,中小型餐飲企業占國內餐飲業的 80% 以上,而且絕大部分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僅使用集煙罩或排風扇直接將油煙無組織排入大氣環境。小部分餐飲企業雖然設置了油煙凈化設施,但由于缺乏維護管理意識或不愿投入維修費用,致使油煙凈化設施不能正常運轉,同樣造成油煙直排的后果。
三是有關職能部門管理不嚴或不到位。部門對查實違法餐飲企業僅執行“以罰代管”等管理措施,違法餐飲企業交了罰款后就沒事,并不督促其進行整改和進行驗收管理,導致油煙污染問題長期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對已發放工商營業執照而無環保審批手續的餐飲企業,環保部門僅責令其停業并限期補辦相關環保手續等措施,但餐飲企業往往違法繼續經營。由于有關職能部門的缺位,后續管理又未跟進,餐飲企業經常在未取得有關手續的情況下違法經營。此外,還有那些不無照經營的小型餐飲業單位或超范圍經營的餐飲業單位,雖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對無證無照和超范圍營業的管理職能,但是涉及低收入人群謀生,以及符合環保要求的經營場所奇缺等社會問題,加上被人員通常采取暴力抗法等激烈對抗行為和效果易出現反復等現實困難,有關職能部門存在畏難的問題,導致油煙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四是餐飲企業經營者環保意識淡薄、源頭管理不善。 許多餐飲企業的經營者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保護,由于治理油煙污染的成本較大,業主就不愿意購買安裝經過環保部門認證的油煙凈化設施治理油煙污染,導致油煙污染擾民,引起居民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4餐飲業油煙污染防治對策
針對目前餐飲業油煙污染現狀及形成原因,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對策如下:
一是城市規劃合理布局,引導餐飲企業合理選址。今后的城市規劃中應統籌規劃配套的商業服務區,餐飲企業應盡量集中設置在商業服務區內,對飲食服務區的油煙排放管道分區集中設置,并置于井道內。規劃新建的住宅樓應明確底商的具體用途,如設置餐飲項目,在設計時預留的油煙排放管道,將油煙引至樓頂排放。通過城市的合理布局,并根據及地方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引導餐飲企業合理選址,禁止其在住宅樓內等不符合城鎮規劃、環境功能、飲食衛生和環境保護要求的場所選址經營。
二是有關職能部門應加強審批管理。在居住小區和住宅樓等房地產項目審批時,環保部門應提前介入房地產項目的環評過程,要求房地產開發商明確房屋的具體用途,做到環評審批時對其功能定位明確,作為今后興辦餐飲項目的環評審批依據。環保部門應嚴格執行環保審批權,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餐飲項目一律不予通過審批。餐飲企業在取得環保批復的前提下,工商部門才能為其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核發營業執照。
三是加強對餐飲企業的監督管理。餐飲企業因未配備相應的油煙凈化等污染防治設施或因年久失修而使油煙凈化設施不能正常運行,易造成周邊環境污染和引發居民的投訴。環保部門應對上述餐飲企業進行不定期監督檢查,加大對其排污收費的懲罰力度,增加其違法經營的成本,用經濟杠桿推動餐飲企業主動開展污染治理工作,盡量減少油煙污染環境和擾民問題。
四是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管理。環保部門要對通過環評審批的餐飲項目進行嚴格的三同時竣工驗收,對未達到驗收條件的堅決不予驗收,不核發排污許可證。工商部門要加大對無證無照和超范圍經營的餐飲企業的查處力度,做到“必嚴,違法必究”。在日常城市管理中,部門要要充分發揮行政處罰權集中的優勢,通過聯合檢查等方式,加強對餐飲企業的排污狀況、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以及內部環境管理落實情況的日常巡查。
五是加強餐飲業油煙污染危害及其防治宣教工作。要充分發揮電視、報紙及互聯網等公共媒體的導向作用和監督功能,使公眾意識到餐飲業油煙污染的危害以及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必要性,做到全民監督,使餐飲企業經營者充分意識到只有守法經營,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治理油煙污染,才能獲得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結果。
5安科瑞AcrelCloud3500餐飲油煙監測云平臺
為了彌補現存餐飲行業在煙油監測上的漏洞,同時便利監管部門的監察,安科瑞油煙監測云平臺應運而生。油煙監測模塊通過2G/4G與云端平臺進行通信和數據交互,系統能夠對企業餐飲設備的開機狀態、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實現開機率監測,凈化效率監測,設施停運告警,待清洗告警,異常告警等功能;對采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排名等統計功能;較之傳統的靜電監測方案,更具安全性和實效性。平臺預留與其他應用系統、設備交互對接接口,具有很好的擴展性及融合性。
5.1平臺結構
平臺GIS地圖采集餐飲油煙處理設備運行狀態和油煙排放的濃度數據,自動對超標排放及異常企業進行提示預警,監管部門可迅速進行處理,督促餐飲企業整改設備,并定期清洗、維護,實現減排環保,不擾民等目的。現場安裝監測終端,持續監測油煙凈化器的工作狀態,包括設備運行的電流、電壓、功率、耗電量等等,同時結合排煙口的揮發性物質、顆粒物濃度等進行對比分析,一旦排放超標,系統會發出異常信號。
油煙監測設備用來監測油煙、顆粒物、NmHc等數據
凈化器和風機配合對油煙進行凈化處理,同時對凈化設備的電流、電壓進行監測
5.2 平臺主要功能
(一)在線監測
對油煙排污數據的監測,包括油煙排放濃度,顆粒物,NmHc等數值采集監測;同時對監控風機和凈化器的啟停狀態、運行數據進行監測。
(二)告警數據監測
系統根據采集的油煙數值大小,產生對應的排放超標告警;對凈化器的運行數據分析,上傳凈化設備對應的運行、停機、故障等告警事件。
(三)數據分析
運行時長分析,離線分析;告警占比、排名分析;歷史數據統計等。
(四)隱患管理
系統對采集的告警數據分析,產生對應的隱患記錄,派發、處理隱患,及時處理告警,形成閉環
(五)統計分析
包括時長分析、超標分析、歷史數據、分析報告等模塊
(六)基礎數據維護
個人信息、權限維護,企業信息錄入,對應測點信息錄入等
(七)數據服務
數據采集,短信提醒,數據存儲和解析
5.3油煙監測主機
油煙監控主機是現場的管理設備,實時采集油煙濃度探測器和工況傳感器的信號,進行數據處理,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通訊將數據傳輸到服務器平臺。同時,對本地數據進行存儲,監控現場設備狀態,提供人機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