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其大量排放加劇了酸雨、光化學煙霧、區域細粒子危害以及灰霾等污染的形成,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非常的危害。據統計,2017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為1. 77703 TW,其中火電裝機容量為1. 10604TW,占總裝機容量的62. 24%。
火電仍舊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要形式和大氣污染物的主要排放來源,是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重點領域之一。發丨改委、環保部和能丨源局聯合發布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東部地區新建燃煤機組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機組排放限值,其中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指質量濃度,下同)不高于50 mg/m3。
近年來部分地方提出了更高的排放標準,北京市《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 11/139-2015)和鄭州市《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均要求新建鍋爐NOx排放低于30 mg/m3。陜西環丨保廳要求省內西安、寶雞等五市的燃氣鍋爐進行低氮排放改造,保證NOx排放低于30 mg/m3。
《深圳市大氣質量環境提升計劃(2017-2020 )》要求新建燃氣發電機組配套低氮燃燒器及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設備,將NOx排放控制在15 mg/m3以下,2020年底前全市現有燃氣發電機組通過低氮燃燒器或SCR改造,將E級和F級發電機組NOx排放分別控制在25mg/m3和15 mg/m3以下。
綜上所述,為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國將會在堅持源頭防治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
由于SCR煙道是高溫、高濕、高粉塵的測量環境,煙道原位測量方式存在穩定性差、可靠性低等問題。因此,本系統采用煙氣取樣、預處理、再測量的方式;同時為了解決現有NOx在線監測系統單點測量結果代表性差和多點混合測量結果無法滿足噴氨的分區調整控制的問題,本系統依據噴氨分區分布特點在A側和B側煙道各劃分為5個取樣分區,每個取樣分區對應有長度不同的3根高溫取樣探頭,共組成30路獨立的網格化取樣管路,有效保證系統所測量結果能夠表征SCR煙道內NOx濃度分布的真實情況。
該系統主要由煙氣采樣、智能控制和煙氣濃度分析模塊等3個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SCR出口待測煙氣在取樣泵作用下,進人網格化布置的高溫取樣探頭中,經過取樣伴熱管線送人智能控制柜,由智能控制柜按照設定的邏輯控制模式,基于電磁閥控制切換至特定測量管路后,待測煙氣流人冷卻器冷卻,后送往煙氣分析儀,剩余煙氣及分析廢氣排人煙道。
通過全巡回(A側和B側)檢測模式,在20 min內依次獲得2個側煙道共30個測點的NO, O2, CO濃度,進而獲得煙道內各氣體濃度全截面分布的時空信息;通過單巡回(A側或B側)檢測模式,在10min內依次獲得各煙道15個測點的NO, O2, CO濃度,進而獲得單側煙道內各氣體濃度截面分布的時空信息;通過自定義檢測模式,可獲得所選測點NO, O2, CO濃度值。此外,單側煙道15路取樣煙氣通過匯流管混合后,由另一臺煙氣分析儀依次檢測獲得單側煙道的NO和O2混合濃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