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油器密封性檢查與試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導向部分配合嚴密性的檢查與試驗。對導向部分配合嚴密性的檢查,通常采用降壓法。檢查與試驗時,將噴油器裝在噴油器試驗器上,把噴油壓力調到19.6M Pa,觀察由19.6M Pa下降到17.6M Pa時所經歷的時間,正常為10s。如果時間過短,說明噴油器導向部分的配合間隙過大,回油就多;如果時間過長,說明導向部分有卡滯或拉毛現象。二是針閥密封錐面的密封性檢查 與試驗。檢查時,以較慢的速度按壓噴油器試驗器手柄,使壓力均勻升高到低于要求的噴油壓力以下2MPa,并保持在此壓力下持續時間10s以上。在此期間,噴孔附近不得有柴油集聚或滲漏現象,但允許有少量濕潤。 當壓力增至規定的噴油壓力時,在噴油器開始噴油的瞬間,噴孔附近允許濕潤,但不應有滴油現象。
如果噴孔滴油、滲漏油,說明針閥密封錐面密封不良,應對噴油嘴進行檢修,如修后仍達不到上述要求,應更換。檢查噴油器座密封性時,把噴油器安裝在試驗臺上,均勻而緩慢地用手柄壓油,使油壓達到 200kPa(小于噴油器的開啟壓力),保持油壓10s,噴油器的噴嘴不應有油滴、漏油或滲油現象;或者當噴油試驗器壓力升至比規定噴油開啟壓力低200kPa時,再使油壓緩慢而均勻地上升,在此過程中,仔細觀察噴油孔 周圍表面,不得有油液積聚。若達不到要求,就應分解噴油器進行清洗,若再次試驗仍達不到要求,則應更換針閥偶件。
(2)噴油壓力的檢查與調整。將噴油器安裝在測試器上,壓動手柄排凈系統內的空氣,再快速壓動手柄幾次,清除噴油器內的積碳。然后慢慢壓動手柄同時觀察壓力表,當噴油器噴射時,壓力表指針會擺動,指針 剛擺動時的壓力值即為噴油壓力,此值應符合標準。若油壓太低,則擰入油壓調節螺釘;反之,則退出油壓調節螺釘。
高壓共軌噴油器油嘴閥組件精修研磨工具調整完后,須將鎖止螺母鎖緊后重試。有些噴油器無調節螺釘(如依維柯SOFIM8140.27發動機),則應分解噴油器,更換調整墊片。
①密封性能的檢查時,將壓力保持在低于噴油壓力1MPa-2MPa的狀態下,保持,Os,噴油嘴處不應有油滴流出。噴霧質量的檢查時,噴出的油束應細小均勻,不偏斜;各孔各自形成一個霧化良好的油霧束;噴射時可 聽到斷續清脆的聲音。噴油干脆程度的檢查時,噴油一次后看壓力表指示壓力下降是否超過10%-15%,若壓力下降過多,則噴霧質量差。
②噴油器調整時,從缸蓋拆下后,應裝在專門試驗臺上進行。噴油試驗臺的油箱、輸油管等要清洗干凈,油箱內須加注經濾清過的高清潔度柴油,場地保持清潔。
高壓共軌噴油器油嘴閥組件精修研磨工具檢查噴油器的開啟壓力時,先用手泵將油壓增至15.7xlO3kPa后,以每分鐘約10次的速度均勻地掀動手泵直至達到18.5xlO3kPa開始噴油,此時噴油器不得有滲漏現象,噴孔允許有微量潮濕,但不得有滴油現象, 同一臺發動機各噴油器噴油壓力差異不得超過250kPa。若壓力不符合規定,可用螺絲刀轉動噴油調壓螺桿進行調整,旋入螺桿,噴油開啟壓力便提高,反之則降低。調妥后將鎖緊螺母擰緊,再重復進行一次校試,直 至達到規定的油器開啟壓力為宜。以每分鐘60次的速度掀動手泵時,油霧應均細,各油孔霧束中的油粒應均勻分布,長短一致,不得有肉眼看得見的油滴飛濺現象;燃油切斷及時,并有清脆的聲響。
③噴油器的調整事項如下:噴油器工作不正常,通常導致噴油偶件工作不好,所以除了逐個檢查噴油器其它零件的使用情況外,要對噴油器偶件著重檢修。噴油器偶件配合面及針閥端面應色澤光亮,無損傷、無銹 蝕,針閥和針閥體密封錐面應明亮、無麻點、無刻痕。針閥和針閥體是配對研磨加工而成,不能互換,所以在清洗時,不能混放,要成對分別清洗;當針閥卡死在針閥體中時應予更換。針閥和針閥體的積碳只能用專用 工具來剔除,但需特別小心,不要碰傷配合面。用噴油器試驗器檢查各噴油器的密封性、噴油壓力和噴油質量。噴油器裝在試驗器上,均勻而緩慢地用手柄壓油,同時擰入調節螺釘,直到噴油嘴在規定的壓力下噴油 為止。停止壓油,觀察壓力表指針有無下降(且無滴漏現象);同一臺發動機各噴油器噴油壓力差異不得超過額定值,若壓力不符合規定,可將調壓螺桿轉動進行調整至規定值。必要時則須解體檢修。噴油器一般應有4 條噴霧,每條噴霧長度約150-200mm,噴油器噴出的燃油霧錐不應偏斜,其霧錐應符合原廠規定。緩慢地用手柄壓油時,油嘴器出的油霧應均細,各油孔霧束中的油粒應均勻分布、長短一致,不得有肉眼看得見的油霧 飛濺和夾有油粒柱或滴油現象;燃油切斷應及時,并有清脆的聲響,如噴霧質量不好,應更換油嘴器偶件。J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