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概述
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運用抽取冷凝采樣、后散射煙塵濃度測量、皮托管煙氣流速測量及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同時又針對國內煤種較雜、煤質變化大、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煙氣濕度大的狀況從技術上進行了改進。并按照國家標準設計定型,提供專業的中文操作平臺及中文報表功能、多組模擬量及開關量輸入輸出接口,可實現現場總線的連接以及多種通訊方法的選用,使系統運行方便靈活。CEMS是什么煙氣分析儀石灰廠包調試
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CEMS)是功能齊全,整體水平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子系統組成:CEMS是什么煙氣分析儀石灰廠包調試
2、氣態污染物連續監測子系統多組分氣體分析儀(SO2、NOX、CO、CO2、HCL、HF、NH3)
3、煙氣含氧量、煙氣流量、壓力、溫度,濕度等煙氣參數連續監測子系統
4、數據處理與遠程通訊系統
二、技術說明
◢ 抽取冷凝法CEMS能夠測量SO2、NOx、O2、溫度、壓力、流速、粉塵、濕度;
◢ SO2、NOx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譜(DOAS)分析技術或紅外線NDIR分析技術;
◢ O2采用電化學氧電池;
◢ 濕度采用高溫電容法;CEMS火力發電煙氣連續排放監測設備終身售后
◢ 溫度、壓力、流速分別采用熱敏電阻(PT100)、壓力傳感器和皮托管微壓差法;
◢ 粉塵采用激光后散射法;
◢ 紫外差分吸收光譜(DOAS)分析技術除了能夠測量SO2和NOx外,還能夠分析NH3、Cl2、H2S、O3等氣體;
◢ 與抽取熱濕法CEMS相比,本系統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響應速度快、維護方便等優點;
◢ 與原位法相比,分析儀具有支持在線校準、測量值波動小、可靠性高、設備維護簡單等優點;
◢ 本分析儀整機結構緊湊,方便運輸和安裝。
◢ 系統運行數據采集率≥90%,系統提供的檢測數據資料可用率≥90%,并具有查閱歷史數據功能。
◢ 輸出單位:對所檢測煙氣的各種參數,系統除在就地分析儀器面板上顯示外還均以4~20mA標準模擬量信號輸出。氣態污染物濃度單位使用mg/Nm3,流量計測出流速信號應折算成體積流量Nm3/s輸出,溫度單位為℃。
◢ 系統能夠真正實現無人職守運行,系統具有自診斷功能及主要部件故障報警功能,包括:測量元件/檢測探頭的失效、超出量程、采樣流量不足、反吹壓力低、采樣頭溫度低、采樣管線溫度低、預處理系統故障、分析儀器故障等。
浙江省于2015年4月印發浙江省地方標準《紡織染整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對紡織染整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別是VOCs排放做了具體的規定。全文如下: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和法規,加強浙江省紡織染整工業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促進行業生產工藝和污染治理技術的進步,防治污染,保障人體健康,改善環境質量,結合浙江省紡織染整工業實際情況和特殊性,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紡織染整企業或生產設施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紡織染整企業或生產設施工藝廢氣排放控制按本標準的規定執行,不再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中的相關規定;工藝廢氣中惡臭污染物的排放,除本標準中已確定限值的指標項目外,其余指標項目仍按照《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的要求執行。紡織染整企業或生產設施鍋爐和污水處理站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按照相關標準的要求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要求嚴于本標準時,按照批復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執行。
本標準頒布后,國家出臺相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涉及本標準未做規定的污染物項目和排放限值嚴于本標準時,這些污染物項目執行國家標準要求。
本標準由浙江省環境保護廳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柯橋區環境保護監測站。
本標準由浙江省環境保護廳解釋。
本標準為*發布。
隨著燃氣輪機的快速發展及其裝機總量的不斷提升,燃氣輪機NOx排放控制技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匯總分析了國內外NOx排放標準以及主要的NOx控制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技術是應用廣泛的尾部煙氣脫硝技術,但因燃氣輪機的煙氣NOx含量低且氧含量高,余熱鍋爐空間結構狹窄等特點,傳統SCR催化劑難以直接應用。詳細介紹了燃氣機組SCR脫硝催化劑應用現狀和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研究發現低溫活性和抗水性是燃機脫硝催化劑的重要研究方向。
分析了焙燒煙氣的特點,以及目前以電捕焦油器為核心設備的不同焙燒煙氣凈化處理方法在處理瀝青煙、二氧化硫、苯并芘等方面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蓄熱式焚燒爐(RTO)+循環流化床焙燒煙氣一體化處理方法,從根本上解決焙燒煙氣多種污染物難以協同治理的問題。
炭素廠陽極焙燒爐生產過程中會散發含有氟化物(摻入殘極的情況下)、瀝青煙、粉塵、SO2以及苯并芘等有害物質,按照《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GB25465-2010)、《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7)及發布的《鋁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的要求,必須對炭素焙燒爐煙氣加以治理。
目前,國家先后出臺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物防治“十二五”規劃》、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26)》、《環境保護稅法》等一系列的環保法律法規,部分省份出臺了更加嚴格的地方標準。因此,開發行之有效的工藝,凈化焙燒煙氣,使其實現長期、穩定、可靠的達標排放勢在必行。
1 焙燒爐煙氣的特點
鋁用陽極的原料一般為煅后焦、瀝青和殘極,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震動成型,在敞開式焙燒爐進行高溫焙燒,得到預焙陽極。在焙燒的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為陽極焙燒煙氣,根據不同現場的檢測分析結果,煙氣中各種污染物。
由表1可知,該煙氣具有成分復雜、粘結性強、多種污染物并存、且易發生著火等特點。因此治理起來難度較大,難以通過單一的煙氣治理方法處理掉焙燒煙氣中所有的污染物,一般需要采用串聯的煙氣治理工藝對焙燒爐煙氣進行綜合治理。
2 焙燒煙氣治理方法分析
由于焙燒煙氣成分復雜,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成熟的工藝技術可以實現焙燒煙氣無害化處理。在對焙燒煙氣的處理中,企業重點關注于煙氣中的瀝青煙、粉塵和氟化物的治理。近幾年,焙燒煙氣中的二氧化硫以及苯并芘開始受到關注。
上述處理方法主要存在廢水、捕集后瀝青煙的二次污染;運行不穩定,不能實現污染物的長期達標排放;煙道、設備著火后的安全風險;氧化鋁吸附瀝青煙后,造成流動性降低,返回電解生產難以被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