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A-NE301-SO2二氧化硫SO2氣體報警器
產品簡介
二氧化硫SO2氣體報警器(SKA-NE301-SO2)是一款采用模塊化設計、具有智能化傳感器檢測技術、整體隔爆(d)結構、固定安裝方式的有害氣體檢測儀。標準配置為帶點陣LCD 液晶顯示、三線制4~20mA 模擬和RS485 數字信號輸出,可選配置為可編程開關量輸出等模塊,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產品,還支持輸出信號微調等功能,方便系統組網及維護。可檢測CO、H2S、O2、CL2、SO2、HCN、NO、PH3、ClO2、ETO 等多種有毒有害氣體,詳情可咨詢圣凱安銷售人員。同時我司二氧化硫SO2氣體報警器銷往:河北省、山東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甘肅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蘇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廣東省等全國各地。
特點
■ 智能化EC傳感器,采用本質安全技術,可支持多氣體、多量程檢測,并可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產品,無需工具 可實現傳感器互換、離線標定和零點 自校準
■ 智能的溫度和零點補償算法,使儀器具有更加優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選擇性,避免了其他氣體對被檢測氣體的干擾
■ 多種信號輸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 等工控系統,也可以作為單機控制使用
■ 超大點陣LCD 液晶顯示,支持中英文界面
■ 免開蓋,紅外遙控器操作,單人可維護
■ 本地報警指示,一體化聲光報警器(選配)
■ 儀器具有超量程、反極性保護,能避免人為操作不當引起的危險
■ 豐富的電氣接口,可供用戶選擇
■ 通過ATEX、UL、CSA等認證,具有化品質
圣凱安科技二氧化硫SO2報警器SKA-NE301-SO2
技術參數 :
■ 產品名稱:二氧化硫SO2報警器 SKA-NE301-SO2
■ 檢測氣體:二氧化硫SO2
■ 檢測原理:電化學原理、催化燃燒原理
■ 檢測范圍:0-10ppm、0-20ppm、0-50ppm、0-200ppm、0-5000pp等任意可選
■ 分 辨 率:0.001ppm、0.01ppm、0.1ppm、1ppm、5ppm等可選
■ 檢測方式:擴散式、泵吸式可選
■ 顯示方式:液晶顯示
■ 輸出信號:用戶可根據實際要求而定,zui遠可傳輸2000米(單芯1mm2屏蔽電纜)
①兩線制4-20mA電流信號輸出(三線制可選)
②RS-485數字信號輸出,配合RS232轉接卡可在電腦上存儲數據(選配)
③2組繼電器輸出:無源觸電容量220VAC 3A,24VDC 3A(選配)
④報警信號輸出:現場聲光報警,報警聲音:<90分貝(選配)
■ 檢測精度:≤±2%(F.S)
■ 重復性:≤±1%
■ 零點漂移:≤±1%(F.S/年)
■ 報警方式:聲、光報警
■ 響應時間:小于20S
■ 恢復時間:小于20S
■ 防爆類型:本質安全型
■ 防爆標志:Ex d II C T6 Gb
■ 防護等級:IP65
■ 直接讀數:PPM、%LEL、%VOL任意設定
■ 傳感器壽命:24個月
■ 使用環境:溫度-20℃~+70℃;相對濕度≤95%RH(非凝露)
■ 工作電源:24VDC(正常工作電壓范圍:10~30VDC)
■ 外型尺寸(含探槍長度):170×140×80mm
■ 重 量:1.5Kg
■ 殼體材料:不銹鋼/鋁合金
■ 標準附件:說明書、合格證、發貨清單、保修卡、包裝箱、220V轉24V電源(選配)、RS485轉RS232(接電腦用為可選)
設計標準
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害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GB 12358-2006《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要求》
執行標準
GB3836.1-2010《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10《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二部分:隔爆型“d”》
Q/SKA 01-2013《深圳市圣凱安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執行標準》
應用場所
石油石化、化工廠、冶煉廠、鋼鐵廠、煤炭廠、熱電廠、醫藥科研、制藥生產車間、煙草公司、環境監測、學??蒲?、樓宇建設、消防報警、污水處理、工業氣體過程控制、鍋爐房、垃圾處理廠、隧道施工、輸油管道、加氣站、地下燃氣管道檢修、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危險場所安全防護、航空航天、設備監測等。
圣凱安科技-二氧化硫氣體傳感器專家告訴你:
二氧化硫基本特性及泄露應急處置方法
二氧化硫特性
二氧化硫(化學式SO2)是zui常見、zui簡單的硫氧化物。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于水中,會形成亞硫酸。若把亞硫酸進一步在PM2.5存在的條件下氧化,便會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這就是對使用這些燃料作為能源的環境效果的擔心的原因之一。
注意事項
(一)危害健康
在大氣中,二氧化硫會氧化而成硫酸霧或硫酸鹽氣溶膠,是環境酸化的重要前驅物。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在0.5ppm以上對人體已有潛在影響;在1~3ppm時多數人開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時人會出現潰瘍和肺水腫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與大氣中的煙塵有協同作用。當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為0.21ppm,煙塵濃度大于0.3mg/L,可使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惡化。如倫敦煙霧事件、馬斯河谷事件和多諾拉等煙霧事件,都是這種協同作用造成的危害。
(二)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2.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鹽水沖洗。就醫。
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如發生中毒,應立即將患者移至有新鮮空氣的地方,解開緊身衣服,迅速吸氧,沖洗眼睛和鼻腔,用2%蘇打溶液漱口。如不慎濺人眼內,應速用大量溫水沖洗。嚴重者應速送醫院治療。
(三)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不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四)滅火方法:該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
(五)泄漏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4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 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氣體通過次氯酸鈉溶液。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六)操作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氧化劑、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七)危害防范
1.個人防護:首先,應加強勞動保護及安全生產的教育。操作工人可以將數層紗布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及甘油濕潤后夾在紗布口罩中以吸收SO2。工作前后應當用2%碳酸鈉溶液嗽口。
2.常規處理SO2 方法:在注意工人個人防護的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處理SO2 煙氣。從五十年代開始,中國對有色冶煉煙氣中低濃度SO2 的回收利用開展了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3.亞銨法:采用亞銨法處理SO2 是用氨水吸收SO2,副產品亞銨。雖然亞銨法技術較成熟,但產生的副產品是液體狀態的亞銨,產品的貯存運輸都較困難,只適用于有氨源的小型冶煉廠。
4.亞硫酸鈉法:中小型的冶煉廠可采用亞硫酸鈉法進行煙氣脫硫。亞硫酸鈉法是利用燒堿或純堿吸收SO2,同時產生副產品亞硫酸鈉。例如,上海冶煉廠就采用此法處理煙氣。亞硫酸鈉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系統阻力小,投資和操作費用低。脫硫效率高達95 %左右。但需消耗純堿和燒堿,每噸無水亞硫酸鈉消耗純堿0. 8 t,燒堿0. 1 t。副產品亞硫酸鈉用途有限,因此不能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