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觀念守舊,一胎用到底危險又浪費資源
本報訊 記者許悅、實習生林笑苗、通訊員粵質宣報道:昨天,廣東省公布近期對省內機動車配件產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翻新輪胎質量問題比較嚴重,抽檢31批次產品竟有九成多
為降成本偷工減料
共抽檢了60種輪胎,其中轎車輪胎、載重汽車輪胎、自行車輪胎全部合格,內胎批次合格率90%、摩托車輪胎合格率77.8%、翻新輪胎合格率僅 9.7%。記者在展出的不合格產品中看到,一款由興寧市某輪胎翻新廠生產的翻新輪胎的胎皮在試驗中嚴重爆裂,這在高速行駛過程中給行車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省質量監督處處長張志光表示,造成輪胎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企業偷工減料,降低含膠率和使用質量差的原材料來達到降低成本,并以低價格來贏得市場;還有的企業在原材料進廠、產品出廠檢驗上不嚴格,有的要送檢,但為了降低成本,減少檢驗頻次,憑經驗來控制質量; 部分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生產工藝落后,缺乏檢測設備。例如:輪胎的耐久高速試驗機價格昂貴,大部分廠家自己既無力配置又不主動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致使企業按現行標準控制產品質量的要求難以落實。
不要“一胎用到底”
翻新輪胎質量低,消費者是否不要購買?廣東省橡膠制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所長王慧敏告訴記者,輪胎使用到磨耗后就應該翻新,而不是一胎用到底。
王慧敏表示,日常使用中不要一條輪胎用到*不能用了才更換,這既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也致使可供翻新的胎源大大減少,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正確方法應該是在輪胎磨耗到一定程度后就進行翻新,一般前一兩次翻新過的輪胎,不僅質量接近新胎,而且價格便宜,翻新三四次后使用壽命才會縮短。
車主觀念守舊應改變
記者了解到,不少私家車車主都不屑于購買翻新輪胎,一般翻新輪胎的使用者都是貨車車主,輪胎消費觀念守舊。
王慧敏說,目前我國70%的橡膠依賴進口,特別是在石油*引發橡膠資源越趨緊張的情況下,大力發展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已經成為日前我國緩解橡膠資源緊張局面的當務之急,但消費者觀念守舊成為我國輪胎循環利用的障礙。
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翻新輪胎的品質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是翻新胎行業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早在1993年,美國總統就簽署了一條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機構所有車輛在更換輪胎時必須使用翻新輪胎,美國航空輪胎的翻新率達到90%以上。
王慧敏坦稱,目前,廣東甚至全國范圍內的翻新輪胎企業大部分都是企業規模小、技術設備落后的小企業,無序競爭嚴重,直接影響到我國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的健康發展。此外,翻新輪胎雖然有國家強制標準,但至今未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這都束縛了翻新輪胎產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