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有一個熱電偶,直接用補償導線和現場PLC柜子相連的,請問,這里是怎樣實現冷端補償的??
chenlu|2014-12-24|瀏覽 401 次

參考資料
-
鎧裝熱電偶校準規范
一、規范適用范圍?適用對象?:金屬套管長度≥500mm的廉金屬鎧裝熱電偶(K、N、E、J、T型等)。?測溫范圍?:-40℃~1100℃。?校準對象?:新制造、使用中及維修后的鎧裝熱電偶。?二、核心計量特性要求?常溫絕緣電阻?熱電極間及電極與金屬套管間絕緣電阻?≥1000MΩ·m?(20±15℃,濕度≤80%)。??示值允差?根據分度號及溫度區間分級(1級/2級),例如:K型(-40~375℃):±1.5℃(1級)或±2.5℃(2級)E型(-40~375℃):±1.5℃(1級)或±2.5℃(2級)
-
鎧裝與非鎧裝熱電偶的區別在哪里
1、鎧裝熱電偶:作為一種溫度測量傳感器,鎧裝熱電偶常與溫度變送器、調節器及顯示儀表等設備一同組成過程控制系統。它可直接用于測量或控制在0-1800℃范圍內的流體、蒸汽、氣體介質以及固體表面的溫度。鎧裝熱電偶優點包括可彎曲性、耐高壓能力、快速的熱響應時間以及堅固耐用的特性。與工業用裝配式熱電偶相似,鎧裝熱電偶作為測量溫度的傳感器,常與顯示儀表、記錄儀表和電子調節器等設備配套使用。2、非鎧裝熱電偶:通常由熱電極、絕緣管、保護套管以及接線盒等多個部分構成。1、鎧裝熱電偶:鎧裝熱電偶憑借其出色的彎曲性、
-
耐磨阻漏熱電偶技術發展趨勢與行業應用展望
在工業4.0與雙碳目標的雙重驅動下,高溫耐磨測溫技術正經歷從傳統機械防護向智能感知的范式轉變。耐磨阻漏熱電偶作為工業測溫領域的核心器件,其技術演進方向深刻影響著能源、冶金、化工等行業的生產效率與安全標準。本文從材料創新、結構優化、智能化升級三個維度,剖析該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一、材料技術突破:從合金到復合材料的迭代升級超硬耐磨涂層技術離子注滲碳化鎢(WC)技術已實現耐磨層厚度0.5-1.5mm的精準控制,在電廠磨煤機中應用壽命突破2年。新型納米復合涂層通過梯度結構設計,將表面硬度提升至HRC70
-
一支熱電偶能否連接多臺顯示儀表
一支熱電偶能否連接多臺顯示儀表,這個問題常有人提出,因為隨著DCS系統的應用及對管理工作的要求,需要對一個信號在多處顯示也是常有的事。一支熱電偶能否連接多臺顯示儀表或DCS系統板卡,連接后能否保證測量精度,這是人們關心的問題。熱電偶的輸出信號是熱電勢(mV),根據電路分析原理,一個實際電源可以等效為理想電源加內阻。根據歐姆定律,此時顯示儀表RL兩端的電壓為:式中Et為熱電偶熱電效應產生的熱電勢;RL為顯示儀表的輸入電阻;RN為熱電偶回路總電阻;I為流經顯示儀表的電流。由式可知。RN1、一支熱電偶
-
正確使用熱電偶減少損害
檢定合格的熱電偶在使用中不合格,這種現象鮮為人知,未引起人們重視。導致檢定合格的熱電偶在使用中不合格現象主要由于熱電偶偶絲不均質影響、鎧裝熱電偶的分流誤差和使用熱電偶不當造成,下面來解讀其中的奧秘。1、熱電偶絲不均質影響①熱電偶材質本身不均質。熱電偶在計量室檢定時,按規程要求,插入熱電偶檢定爐內的深度300mm。因此,每支熱電偶的檢定結果,確切地說只能體現或主要體現出從測量端開始300mm長偶絲的熱電行為。然而,當熱電偶的長度較長,使用時大部分偶絲都處于高溫區,如果熱電偶絲不均質且處于具有溫度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