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中國是碳排放大國,但是由于在碳核算相關方法等方面基礎研究起步較晚,一直在國際上缺少話語權,不利于保護我國合法發展權益和企業國際競爭力,中國急需探索建立符合國情更先進的方法論和
標準。
將生命周期評價(LCA)應用于量化產品的環境、經濟、社會等多維度的影響潛力,一直是其發展的方向,但傳統LCA方法中各維度相互獨立,難以反映眾維度之間的科學關聯與影響,而且其基于全局和靜態的視角難以有效刻畫時空變化的影響,限制了LCA在具有多維交織和高時空異質性的現實復雜系統中的應用,LCA要真正發揮其理念的先進性必須在方法論上進一步創新。
近日,青島能源所田亞峻研究員帶領的泛能源大數據與戰略研究中心在前期建立的GIS-LCA方法論框架(J. Clean Prod., 2021, 323, 129113)的基礎上,探索了將大數據與LCA耦合的思路,提出了一個大生命周期分析(BigLCA)概念和方法論框架,全面耦合大數據與LCA方法的每個階段,構建了集成時空大數據的新型多流多節點模型以及廣泛關聯各個維度的結果分析子階段,實現了傳統LCA向BigLCA的關鍵突破。
為響應國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開展研究。田亞峻指出,作為科學院的一員,面對國家“雙碳”戰略的重大需求,面對我們在碳排放核算方法論的不足,我們必須緊緊抓住了大數據技術發展和信息爆炸時代所帶來的新機遇,創立的BigLCA將傳統全生命周期由評價拓展為分析,由刻畫拓展到預測,由多維度相互獨立拓展到多維度相互關聯,由抽象表達拓展為時空表達,為提高LCA在復雜系統中量化的準確性和決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為解決碳達峰、碳中和的系統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在近日發表于國際知名開源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該研究由青島能源所泛能源大數據與戰略研究中心田亞峻主持完成,得到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山東能源研究院的支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