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地下水作為一種重要戰略資源,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和生態環境的控制性要素,在保證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維系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四川作為“千河之省”,不但地表水資源豐沛,地下水儲量也非常豐富。
目前,四川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四川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尚未形成、污染源滲漏排查亟待全面開展、地下水污染物自動監測方案制定及監測數據報送制度尚不完善,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復與風險管控、工程環境監理等方面
標準規范仍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環境監管手段防范地下水二次污染,全省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還需完善等。
在此背景下,日前,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出臺了《四川省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摸清四川省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狀況,掌握污染成因,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針對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地下水風險源底數、能力現代化、地表水與地下水協同等短板弱項,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分區管理、分類施策、分級防治,推動地下水風險管控和治理。目標到2025年,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優化健全,多部門地下水監測網絡更加完善,地下水治理體系現代化基本實現,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有效遏制。
《規劃》要求,四川要積極優化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體系。非地質背景導致未達標的,制定地下水環境質量保持方案。2023年底前,各市(州)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2023年度,建立市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名單,2025年底前,至少完成一輪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整改。協同地表水和地下水監管,推動試驗區建設。
實施污染源頭預防。以前期調查結果中超標情況普遍且受人為污染影響較小的區域為試點,開展地下水環境背景值調查,逐步建立全省地下水環境背景值數據庫。圍繞“一企一庫”“兩場兩區”建立地下水污染源滲漏排查清單,建立防滲排查臺賬,編制并實施防滲改造方案。到2025年,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80%以上,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
分類推進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加強“兩場”風險管控,鼓勵有條件的垃圾填埋場建設在線監測井,開展已整治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回頭看”行動,有序開展已封場垃圾填埋場的地下水監測。強化工業企業監管,推動化工產業為主導的工業聚集區地下水環境分類管理。防治礦山尾礦庫污染,探索開展污染修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