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為深入貫徹全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加快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全力打造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支柱產業集群,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研究制定了《重慶市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按照《行動計劃》,重慶將以建設成渝地區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為目標,以推動裝備制造智能化數字化為主線,突出打造3大優勢產業集群,重點發展5大特色產業集群,全面構建以6大板塊為支撐的“356”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產業體系,為重慶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貢獻裝備力量。
其中,3大優勢產業集群包括智能制造裝備、山地農機裝備、先進動力裝備;5大特色產業集群包括無人機及通航裝備、智能電梯、
傳感器及
儀器儀表、智能輸變電裝備、內河船舶;6大板塊包括智能制造裝備、智能農機裝備、智能交通裝備、智能動力裝備、智能電氣裝備、智能檢測裝備。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全市基本形成創新動力足、整機性能優、配套體系全、產業韌性佳、市場競爭力強的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現代產業體系,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產業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成為制造強市建設的重要支撐。規模以上企業研發強度提升至3.5%,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卡脖子”技術;全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突破300個,一批標志性大型成套設備“國之重器”成功下線;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進入數字化普及階段,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7%,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5%。
根據《行動計劃》,智能電氣裝備重點方向包括:輸變電裝備。充分利用國家大規模建設特高壓輸電網契機,重點發展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特高壓直流換流閥及控制保護設備、直流場設備、柔性直流輸變電設備,以及電力變壓器、高壓開關、電抗器、斷路器、互感器等智能設備。積極引進國內輸變電裝備龍頭企業,鼓勵組建輸變電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打造特高壓交、直流和柔性輸變電設備研制集團。
配用電裝備。重點發展配電智能防火墻、永磁真空斷路器、智能環網柜等智能配電新產品,風電變流器、光伏并網逆變器、智能光伏匯流箱、分布式電源及微電網設備,以及智能電線電纜、電纜智能監測設備、智能接地終端等產品,進一步提高全市電器產品智能化水平和智能化電網設備供給能力。
智能電梯。依托重慶市智能電梯產業示范園,推動電梯“1+8”(整機+八大系統)全產業鏈發展,重點開展大載重、高速梯等電梯關鍵技術問題攻關,推動我市高端化、智慧化、節能化電梯認定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品牌企業來渝投資建廠,加強本土電梯品牌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電梯特色產業集群。
智能檢測裝備重點方向包括:傳感器。支持建設螢石智能制造基地、科技園三期等項目,推動高新儀器儀表基地、智能調節閥、智能流量儀表等項目建設。聚焦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電子、醫療電子等應用領域,重點發展新型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以及微型化、智能化的敏感元器件。圍繞聲、光、電、磁和微系統領域,引進一批傳感器、微系統、通信模組等領域優質企業,支撐傳感器制造企業開發微硅電容、微硅質量流量等傳感器產品。
測量儀器儀表。支持運用超聲波、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公用能源計量設備智能化、高端化,不斷提升溫度、濕度、壓力、流量等智能變送器計量水平。重點發展船用級執行器、單作用電液執行儀器儀表、氣液聯動執行儀器儀表等系列產品,提檔升級調節閥、球閥、蝶閥、閥門定位器等傳統優勢產品,布局發展三偏心全金屬密封蝶閥等大口徑、高磅級產品。
科學檢測儀器。鞏固流程氣體、環保氣體、流程水質等領域技術優勢,加強高端激光分析儀系列產品研發,推動汞分析儀、激光粉塵儀、超低紫外分析儀、粉塵微質量檢測儀、爆炸性沉淀粉塵檢測儀等環保氣測和測塵監測產品產業化。
《行動計劃》還提出,將實施重大裝備攻關工程、數字技術賦能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產業鏈強鏈穩鏈工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應用場景驅動工程、質量品牌提升工程、區域協同發展工程8大工程,助推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為保障《行動計劃》實施,重慶還將加大政策支持,培育人才隊伍,強化要素保障,比如支持企業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等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統籌運用市級各類產業扶持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重大技術裝備協同創新、骨干企業培育、產業集群建設、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等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此外,重慶還將廣泛吸引集聚國內外高端裝備領軍人才、頂尖團隊來渝發展,大力培養本土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加強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學科專業建設,與企業開展多種形式合作,培養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專業高技能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