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爆炸物的超精準現場檢測對維護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亦是分析化學領域中的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難題。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痕量化學物質感知團隊長期致力于痕量爆炸物現場檢測性能提升機制研究,在非制式爆炸物光學探針設計、非晶態納米材料調控、高靈敏現場檢測器件設計方面發展了系列新的解決方案(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03358、Adv. Mater. 2023, 2300526、Adv. Mater. 2020, 32, 1907043、Adv. Sci. 2020, 7, 2002991、Aggregate 2022, e260)。
團隊近期針對爆炸物現場檢測中檢測靈敏度和抗干擾性難以協同提升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有效促進檢測反應進程的自加速光學探針,耦合稀土摻雜上轉換納米材料(UCNPs)實現了過氧化物類非制式爆炸物三??梢暬珳蕶z測策略。具體為:以1,8-萘酰亞胺為熒光團、硼酸酯為識別位點,通過設計輔助基團為正己酸合成了具有自加速功能的B-R-COOH比色-熒光雙模探針分子,通過對該探針動力學模擬、靜電位分布分析、Hirshfeld表面分析、電子密度差分析、動力學和熱力學密度泛函理論分析及與輔助基團為正己酸鈉探針的檢測實驗對比,充分證實了自加速探針可有效提升檢測靈敏度(最高提升11.5倍)。在此基礎上,通過能量匹配設計,引入了具有抗背景干擾的NaYF4: Yb, Tm UCNPs,基于內濾波效應構建了UCNPs/B-R-COOH納米探針,實現了對H2O2溶液的比色-熒光-上轉換發光三模可視化檢測,檢測限低至4.34 nM,響應時間<1 s,且對常見氧化劑、爆炸物、金屬鹽和生活日用品等21種潛在共存物具有超強的抗干擾能力。與已經報道的H2O2探針檢測方案相比,不論是在檢測限、響應時間,還是在抗干擾性方面均具有優勢。此外,以具有三維多孔網絡結構的海綿為基底,構建了UCNPs/B-R-COOH海綿基傳感芯片,成功實現了H2O2氣氛的三模檢測;更為重要的是,該傳感芯片可在金色顏料、黃綠色熒光粉、紅色長余輝材料、鹽、孜然粉、辣椒粉、咖啡粉、奶茶粉、阿莫西林藥粉、土壤和沙粒等11種生活中常見物質混合存在時實現對非制式爆炸物三過氧化物三丙酮(TATP)的超精準識別,充分驗證了UCNPs/B-R-COOH納米探針在實際應用場景中應用的可靠性。
該研究提出的基于自加速探針耦合UCNPs實現三??梢暬瘷z測策略,不僅實現了對H2O2和TATP的超精準檢測,還將為痕量危險化學物質的現場檢測及三??梢暬瘷z測平臺的概念化提供新的思路。
UCNPs/B-R-COOH超精準納米探針設計策略
相關研究成果以“A Self-Accelerating Naphthalimide-Based Probe Coupled with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Ultra-Accurate Tri-Mode Visualiz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為題發表于Advanced Science,河北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馮亞楠和新疆理化所雷達副研究員為共同第一作者,河北科技大學李亞娟教授和祖佰祎研究員、竇新存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新疆自然科學基金、自治區天山創新團隊計劃、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項目的資金支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