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為更好總結全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2023年計量工作成效,展示計量工作成績,經征集、研究、評選,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計量工作創新成果。
科技創新破解鬼秤
“小計量”服務“大民生”
(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秤準量足非小事,一分一厘系民生,小小的一桿秤,關系著商家的誠信和消費者的權益。為進一步規范民生計量領域市場經營秩序,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無錫市計量測試院開展電子計價秤防作弊技術研究,通過科技創新破解鬼秤難題,以“小計量”服務“大民生”。
無錫市計量測試院經過近4年研究,研制出國內首臺作弊碼破解裝置,得到廣泛應用。該裝置運用新型鍵盤學習盒、智能圖像識別等多項自主創新成果,能在短時間內破解出鬼秤作弊密碼,固定作弊證據,根據權威部門鑒定,該裝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23年,省外多個海鮮市場電子計價秤作弊行為被某知名主播網絡曝光。事件發生后,無錫市計量測試院通過破解裝置2天內破解出作弊密碼,使涉案鬼秤現出原形,得到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高度肯定。在全國電子計價秤綜合整治行動中,無錫市局指導市計量測試院為省內外破解電子作弊秤近50臺,通過卓有成效的創新手段,有力保障了民生。
智慧計量數字賦能
保障市民綠色出行
(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電動汽車充電樁是涉及民生的重要計量器具,電能計量準確與否事關每一個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連續4年對市區公共充電樁開展免費檢定,并在城市
APP上線“充電樁計量”模塊,通過智慧計量數字賦能,保障市民綠色出行。
2020年以來,無錫市局持續實施“計量惠民工程”,在全省率先對充電樁開展免費檢定,累計檢定充電樁14920臺次,其中2023年檢定4446臺,發現排除“僵尸樁”66臺、故障樁101臺。在廣泛開展公共充電樁免費檢定的基礎上,深化充電樁計量數據便民應用研究,成為全國首個將充電樁計量檢定數據和惠民便民應用場景相連接的城市。通過在城市APP上線“充電樁計量”模塊,免費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充電樁位置、空閑數量、計量檢定信息等綜合數據查詢和“一鍵導航”找樁服務,市民累計使用達50余萬人次。在承擔“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強制檢定計量數據應用研究試點”任務后,無錫市局積極探索“一元多端”應用接入,努力實現APP、PC云網站、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多端口提供免費便民應用服務,進一步拓展計量數據應用的深度和廣度。
發揮集貿市場行業主管優勢
高效開展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
(徐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規范市場計量秩序,打擊短斤缺兩計量違法行為,徐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效開展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以規范市場計量行為為主要抓手,前置管理措施,加強事前預控,取得良好成效。
針對集貿市場計量管理的實際情況,創新提出“3331”工作法:一是設置3個物品,在市場主要出入口、水產集中區,規范設置公平秤、意見箱、意見簿,并統一標識,方便群眾復稱和反映訴求;二是落實3項舉措,通過免費開展強制檢定、同步建立管理臺賬、公開公示檢定信息,杜絕使用未經檢定或檢定不合格的電子計價秤;三是依托3類人員,聘請計量監督員,配備計量管理員,引導經營者成為誠信計量承諾人,開展計量社會共治;四是開展1項宣傳,通過張貼誠信計量宣傳標語,擺放“去皮稱重、足斤足兩”警示標識,讓人民群眾和集貿市場經營戶愿意看、看得懂,愿意聽、聽得進,營造濃厚的誠信計量氛圍。
“論衡”科普館亮燈開館
開展計量科普宣傳 凝聚創新發展動能
(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提升計量文化建設內涵,推進計量科普宣傳,擴大計量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精心規劃、創意設計,在市計量所建立“論衡”計量科普館,并于2023年“世界計量日”當天舉辦了線上亮燈開館儀式,正式向大眾開放。
科普館以“論衡”為主題,設有歷史館、創新館等展區,通過“聲、光、電、影”等多種技術手段對計量文化進行全方位展示。歷史館展示了衡器的千年發展史,輔以各種衡器實物,讓大家了解計量,感受傳統計量文化。通過時光走廊,穿越千年計量,創新館展示了南通計量近十年來的科研項目成果,從方法到裝置,從自動化開發到智能化應用,涵蓋長度、熱工等多個專業領域,用實物直觀地展示現代計量的創新發展。開館以來,已有學生、機關單位和企事業人員、市民等2000余人來館參觀,獲得一致好評。目前,該館已成為南通地區計量文化科普宣傳的新平臺,榮獲“江蘇省2023年度科普教育基地”。
探索計量智慧監管
激發旅游市場消費活力
(連云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連云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致力旅游景區餐飲經營單位“放心計量”,探索計量智慧監管,提升監管效能,全力營造消費者“想來、愿來、還想再來”的優質旅游市場環境。
一是實現計量行為全景監控。指導連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計量智慧監管系統”,將景區餐飲經營主體納入智慧監管網,配置加裝定制芯片的放心消費秤和觸發式全景攝像頭,做到“一網一秤一探頭”,實現“明碼標價、實時稱量、視頻監控、后臺歸集”多項功能,確保貨簽對位可看、稱量過程可溯、稱量數據可查。二是實行“一秤一碼”管理。以計量器具專屬二維碼標簽為媒介,為電子計價秤配上“電子身份證”,消費者通過掃碼可便捷獲取檢定結果、信用評級等基本信息,開通“一鍵投訴”功能實現在線維權,系統預警提示監管人員現場處置,實時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實施計量器具全面分析。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實時更新系統基礎信息,全面分析并動態顯示電子計價秤在用情況,如發現電子計價秤主板信息改動、長時間無新增稱量數據等異常情況可自動報警,提醒監管人員及時核查處置。系統上線以來,消費者對計量領域投訴較前三年年均降幅超78.5%。
秉軸持鈞謀創新 綜合施策促發展
(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壯大
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要求,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金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需求,多措并舉、靶向發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搶抓產業發展機遇。緊盯儀器儀表產業升級的關鍵期,爭取省級13條支持措施,助力產業發展。指導金湖儀器儀表產業入選省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區域試點、長三角質量提升示范點項目。二是聚力宣傳擴大影響。承辦“市監護航 聚力發展”暨全省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邀請全國儀器儀表政、產、學、研、用代表,齊聚金湖共商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前景。三是創建首個儀器儀表產業園。指導金湖儀器儀表產業園高分通過驗收,成為全省首家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配套建設江蘇省工業物聯網裝備(熱工儀表)計量中心和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金湖工作站,為園區企業提供“三全一前”測量服務。2023年,園區企業江蘇杰創科技有限公司榮獲“江蘇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江蘇蘇儀集團有限公司的工業及商業用途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獲得“江蘇精品”認證。
實施計量技術能力提升三年行動
服務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計量工作的意見》、市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計量工作的實施意見》,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編制發布《全市法定計量技術機構“計量技術能力提升規劃(2023-2025年)”》,開展計量技術能力提升三年行動。
揚州市局立足本市6群13鏈產業體系,以計量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首次系統規劃了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技術能力提升項目。從計量標準、公共服務平臺、技術人才、計量科研等9個方面綜合發力,出臺促進計量技術機構提升能力創新發展若干舉措,提出2025年前新建升級97項計量標準,新建1個計量專用技術委員會、籌建1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具體工作目標。揚州市局黨組專題研究部署,將三年行動作為服務產業重要任務予以推進,并納入質量工作專項考核,定期開展績效評估。行動開展以來,揚州圍繞產業發展需求,新建升級39項計量標準,開展3次產業計量測試需求調研,研發便攜背包式氣體檢測器校準裝置,完成1個縣級計量技術機構計量實驗室全面改造,全市計量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建設與服務同步推進
助力C919展翅高飛
(鎮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經過23個月的建設,于2023年12月15日經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成立。在建設過程中,同步為企業提供融入式、伴隨式技術服務,努力探索產業計量發展新模式。
中心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重點建設航空航天新材料空間裝配定位檢測與精度提升、航空航天新材料機械性能及可靠性試驗計量、航空航天新材料化學性能及組織結構分析3大實驗室,購置大型設備38臺套,申請并獲得授權專利20項,配置一批以電感耦合光譜儀、太赫茲波探測儀為代表的省內乃至國內領先的測量設備,初步打造成為我省航空航天新材料領域的計量公共服務平臺,其中10多項產業急需的關鍵技術能力填補了省內空白。中心堅持問需于企、服務于企、送技于企,以航空航天新材料領域的計量技術綜合服務平臺為發展目標,竭力為以C919為代表的民用飛行器整機和部件生產制造產業鏈,提供全方位的計量支撐,助力國產大飛機展翅高飛。截至2023年底,中心已為包括中國商飛在內的114家企業提供了儀器設備量值溯源、關鍵參數測量、產品測試評價、標準聯合編制、測試方法與專用設備研發等技術服務,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360余萬元。
“數智”計量賦能 助企提質增效
(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建成計量數智化服務平臺,不斷提升企業計量管理效能。該平臺以數智賦能為創新理念,以客戶需求為構建導向,具有檢校能力查詢、證書真偽查詢、器具檢校預約、器具免費托管、電子證書下載、技術規范共享、政策發布、專家服務等功能,可向企業提供計量管理全過程公共服務,有效解決企業計量管理效率低、不會管、管不全等問題。
2023年8月,江蘇耀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入駐計量數智化服務平臺的企業,通過注冊,該公司將計量器具臺賬直接導入平臺,實行全生命周期托管。無論是到期提醒、預約送檢還是現場檢測,只需在平臺“一鍵下單”,就能實現與業務系統無縫對接。檢定完成后,企業可以在平臺直接查詢下載電子證書,實現無紙化辦公,減少繁瑣的反復溝通、耗時的人工核對,極大節約企業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助企降本增效。目前,全市已有236家企業成功入駐計量數智化服務平臺,享受數智化計量服務帶來的便利。下一步,將繼續拓展計量數智化服務平臺功能,及時歸集、分析、處理申報的計量測試數據,進一步豐富平臺客戶數據庫,為提升泰州計量服務品質提供強大、精準、可靠的計量數據支撐,助力泰州產業數智化轉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