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深度】從機械表到電子式
電能表,再到
智能電表,對于廣大用戶來說,智能電表取代機械表和電子式電能表,可以讓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用電繳費,實時查看用電情況,了解電量剩余狀況,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生活。
為不斷提升計量設備健康運行水平,夯實計量采集設備基礎,國網尚義縣供電公司根據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統一部署,全面推進,提前梳理改造計劃,加快推進老舊電能表升級改造及雙模通信單元等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工作,為客戶提供更快捷、更便利、更智能的用電服務。截至目前,分公司更換老舊電能表10265塊,完成管轄范圍內全量09電能表的更換工作。
智能電表是一種獲取智能電網數據的重要基礎設備,負責電力數據采集、計量和傳輸,并在實現信息整合、分析優化和信息描述中發揮基礎作用。隨著我國智能電網的發展,作為智能電網用電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設備的需求仍在持續增加。
根據國網發布2024年第一批次計量設備招標采購公告,智能電表及終端類產品合計招標約4520.87萬只,整體需求量同比增加81.15%。其中,智能電表總計招標4414.82萬只,同比增加84.55%。單相智能電表貢獻較大增量,單相電表2024年第一批次合計招標3827萬只,同比增加107%。預計2024年全年電表招標量有望達到較高增速。
隨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電力消費規模逐年增長,社會用電量持續增加。為滿足我國快速增長的電力消費需求,我國持續加大電力設施的投入和能源結構的優化,電力行業將持續發展。此外,伴隨著電力行業新市場的開拓,智能電網的廣泛兼容特性,電動汽車等新興電氣化設備不斷被推廣,拉動著全社會用電增長,也為智能電表行業帶來了更多良好的發展機遇。
我國智能電表自2009年開始應用,已走過了十多個年頭,實現了功能的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目標,產品質量、運行穩定,基本實現了原材料及技術的國產化,相關企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相比國內市場,近年來,國外智能電表市場呈現出較快增長的態勢,智能電表的安裝速度慢于國內,大規模的全球性智能電網建設為智能電表帶來更廣闊的市場需求,也為我國智能電表生產企業出口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
根據Berg Insight的相關數據,2023年全球智能電表市場規模達126億美元,預計2028年增長至168億美元,2023~2028增速穩定在6%左右。根據Berg Insight、Northeast Group、Mordor Intelligence的相關數據,預計2022~2028年北美/歐洲/亞太/拉美/中東及非洲,智能電表市場規模的CAGR分別為:4.5%/4.82%/5.55%/7.46% /8.63%。
未來發達經濟體主要受益于設備更新周期及智能化需求,例如西歐、北歐、北美等地區智能電表滲透率水平較高,已將重點轉向智慧城市、V2G等新興需求。新興市場以電力擴容及滲透率提高為核心驅動力,非洲等地區的電氣化建設仍側重于增加發電量,但仍需部署智能電表以回收投資;南美、東南亞部分國家提出了相應的智能電表部署計劃,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智能電表受益于國內外需求的拉動,行業景氣度趨勢明確。
作為智能電網的核心設備之一的智能電表,在國內市場受益于替代周期及高等級電能表占比提升的雙重驅動,預計未來幾年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的有利局面。此外,海外市場需求明確、空間廣闊,發達經濟體主要受益于設備更新周期及智能化需求提振,新興市場主要以電力擴容及滲透率提高為核心驅動力。
行業領先公司有望受益于國內外電表需求共振,進入收獲期。對于電能表企業來說,針對新標準,加強研發,積極拓展國外市場,擴大發展空間是當務之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