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以下稱《方案》),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鞏固電子信息制造業穩增長內生動力,加快制造強國建設。
《方案》提出,到2027年,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完善,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85%,先進計算、人工智能深度賦能行業發展。典型場景解決方案全面覆蓋,形成100個以上典型場景解決方案,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形成不少于100家面向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專業化服務商“資源池”。
標準支撐體系基本形成,數字化轉型人才梯隊基本建立。
到2030年,轉型場景更加豐富,建立較為完備的電子信息制造業數據基礎制度體系,電子信息制造業工業數據庫基本建成,形成一批標志性智能產品,數字服務和標準支撐轉型的環境基本完善,數字生態基本形成,轉型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延伸取得新突破。
《方案》提出,將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研究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創新路線圖。采用“揭榜掛帥”機制加強轉型關鍵技術研發。鼓勵產學研聯合建設電子信息數字化轉型創新平臺,協同開展前沿技術攻關。
加快先進通用技術推廣應用,以整機產品和系統創新帶動產業鏈配套體系優化完善,打造先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智技術應用標桿,加快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鼓勵應用智能感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沉浸音頻等技術推動實數融合應用創新,加快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等創新產品試用推廣。
《方案》明確,將強化先進計算、人工智能賦能作用。鼓勵骨干企業基于通用大模型打造適應電子信息制造業復雜任務環境、具備跨模態數據處理能力的行業級、場景級大模型,形成一批可泛化、可推廣高質量數據集,培育一批標桿應用場景,帶動電子信息制造業全方位、全鏈條優化升級。
此外,《方案》還發布了覆蓋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電子信息技術和產品賦能其他行業數字化轉型兩個方面的15個典型場景,包括數字化協同研發、生產工藝優化、供應鏈風險管理、電子信息產品賦能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