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湖北武漢正式發布人形機器人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和政策措施,明確產業發展“路線圖”,提供企業成長“工具箱”,主要聚焦五大專項行動。
第一,實施平臺聚勢行動。聚焦公共性、創新性、實用性,整合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資源,重點支持建設三類創新平臺。一是建強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武漢市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場景最豐富、機器人款式最多的創新中心,提供數據采集、技術驗證、場景試驗等“一站式”的服務,下步重點以創新中心的開放共享來推動產業集聚。二是建設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共享加工制造平臺,最高支持1000萬元,助推成果轉化、小試中試和小批量的生產。三是夯實“算力+數據”的智能底座,對大模型研發和算力使用分別最高補貼500萬元,對數據集的建設最高獎勵200萬元。
第二,實施場景示范行動。堅持“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重點推動三類場景開放。第一類是危化品搬運、防爆排爆、救援救災等危特行業,讓人形機器人干人不想干、人干不了的事。第二類是汽車、3C等制造行業,讓人形機器人干
標準化程度高、作業時間長的事。第三類是康養、教育、醫療、商業等民生行業。對實現場景應用的,實行雙邊獎補:對場景提供方,按項目投入的30%最高獎勵100萬元;對產品提供方,按研發投入的20%最高獎勵100萬元,真正實現“企業有動力、場景有活力”。
第三,實施整機領航行動。當前,武漢市有7家整機企業。在湖北“新春第一會”上亮相的10款漢產人形機器人,正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加速迭代升級。下一步,將重點打造三類標志性的整機產品。第一類是低成本交互型整機,增強人機交互功能,滿足導覽、咨詢等場景應用。第二類是高精度型整機,強化“感知—決策—執行”閉環性能,滿足精密作業需求。第三類是高可靠型整機,提升極端環境適應性,滿足特種作業需求。圍繞整機領航,支持具有生態主導力、行業競爭力的整機企業,牽頭成立市級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最高支持6000萬元;支持面向場景的整機“靶向研制”,根據“需求匹配度、技術創新性、量產可行性”,遴選重大科技專項,最高可支持4000萬元。
第四,實施部組件筑基行動。堅持“整零協同”,重點圍繞
傳感器、高價值部件、智能系統三方面發力。武漢市圍繞“以整帶零”,實行雙邊獎補,整機企業采購部組件產品的,整機、部組件企業,每年都分別可以獲最高補貼500萬元;推行“揭榜掛帥”制,整機企業發布需求,部組件企業揭榜攻關成功的,可獲補貼最高100萬元。
第五,實施生態培育行動。構建全生命周期支持體系,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在企業培育方面,對通過兼并重組方式向人形機器人賽道拓展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將瞪羚企業認定的主營業務收入,門檻由2000萬元下調至1000萬元、降低50%;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投資補貼的門檻由2000萬元下調至500萬元、降低75%。在產業集聚方面,筑巢引鳳、聚鏈成勢,鼓勵國有平臺與園區提供最高1000平方米、3年免租空間;對入選武漢“產業名園”的人形機器人園區,最高獎勵5000萬元。在金融支撐方面,省級設立100億元產投母基金,市級新設兩支10億元以上的子基金;對種子直投、天使直投項目實行“盡職免責”。在人才服務方面,賦予創新平臺、龍頭企業武漢英才計劃推薦權,最高獎勵100萬元;根據人才的貢獻度,市區在股權投資、股權激勵等方面都有相應的支持。在政府采購方面,出臺合作創新采購實施方案,可以使用財政資金采購還未進入市場的人形機器人新產品或解決方案,從研發環節開始提前介入,先購買研發服務,再購買研發產品,助力開拓新市場。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