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12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對于北京來說,夏季是雨量充沛的季節,也是易發生城市內澇的季節,今年入夏以來,北京已經陸續下了好幾場雨,這些雨水資源能否充分利用起來?做好城市水資源循環利用還有哪些辦法?
又到一年入夏時。對于北京來說,夏季是雨量充沛的季節,也是易發生城市內澇的季節,2012年的北京“7·21”特大暴雨讓人心有余悸。今年入夏以來,北京已經陸續下了好幾場雨,這些雨水資源能否充分利用起來?做好城市水資源循環利用還有哪些辦法?在2014北京節能環保展覽會期間舉行的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研討會上,這些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重視城市水資源儲蓄利用 提高雨水綜合利用率 “流得太快、排得太慢、存得太少,這是造成城市內澇的主要原因。”北京泰寧科創雨水利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志剛在研討會上指出。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12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另一方面,我國具有豐富的雨水資源,年均總量超過6萬億立方米。現實情況卻是,大部分城市大量雨水資源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到1%。
雨水綜合利用系統用途廣泛,可用于土地入滲、場地噴灌、景觀補水、洗車、綠化、衛生間沖廁、道路沖洗等。此外,雨水綜合利用具有相對較高的成本效益。資料顯示,海水淡化成本為5.0~6.0元/噸,中水成本為1.5元/噸,雨水利用成本僅為0.2元/噸。因此,雨水資源化利用,對于緩解城市用水壓力、避免城市內澇災害、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深圳市大自然生態園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孫發政認為,城市化進程中的水土流失是大的生態問題,應重視城市水資源的儲蓄利用,確保城市生態用水。
“我國很多城市現在幾乎看不到水塘、小溪,曾經有過的水塘被填平后加以硬化派上了經濟用場。在城市水資源匱缺的情況下,建設項目更需要考慮天然雨水的儲蓄利用,如收集建筑物樓頂雨水,將其匯集到雨水收集池,可作綠化、生活、生產用水等,不僅有利于區域的生態維護,也有利于緩解城市的雨洪壓力。”孫發政說。
“使用雨水控制與利用系統,在對雨水進行綜合利用的同時,更兼顧了防治內澇的功能。”彭志剛表示。
據了解,泰寧參與的北京奧運及奧運配套工程總匯水面積為152.65萬平方米,按2008年585毫米的降雨量計算,2008年參與的奧運及奧運配套工程總雨水綜合利用量約為43.46萬立方米。
小型化、分散式就地處理污水 節水同時節省處理成本
城市建設的微循環乃至與自然共生的時代已經來臨。重構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實現其生態化改造,微循環系統建設成為必由之路。除雨水綜合利用外,水資源微循環系統的建設還包括其他多種途徑。
孫發政認為,城市可以以小區或樓宇為單位設置污水處理裝置,將生活污水消除在源頭上。如果每個小區或樓宇排出的水都是經過處理后的清潔水,那么整個城市的水污染問題就會得到根本解決。
“相比增設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這樣能省下很多污水處理運行費用。我們應該改變重排輕儲、重事后治理輕源頭防治的城市水土保持理念,用水土生態新理念,確保城市生態用水。”孫發政說。
原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在城市污水處理方面,世界銀行給發展中國家開出的藥方往往是建大規模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用管網把所有的污水輸送幾十公里到大型污水處理廠,再將尾水往江河湖海里一排了事。這就要求在污水長距離傳輸的過程中加壓輸送,所有的污水管道要密封耐高壓,沿路污水進入管網也必須加壓才能泵入,導致排污系統極其昂貴和耗能。
“若把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組合成類似葡萄串型的小型化、分散式污水就地處理系統,將大大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彈性度。”仇保興說。
根據湖北荊門市東寶區政府網站消息,去年底,當地建成了STCC碳系載體生物濾池技術污水處理站,日處理能力300噸,投資150萬元,噸成本僅0.3元左右,出水可直接用于農田灌溉及雜用水。利用這一技術建設規模較大的處理站,每天能夠處理5000~10000噸污水,占地很少,可以建在地下。與集中式的污水處理設施相比,此技術結構簡單、造價低,能耗和運行成本也很低,污泥量只有傳統污水處理方式的1/20,而壽命可達20年以上。
水資源的微循環形式多樣,技術上更不成問題。仇保興在一次會議上舉例說,將建筑產生的廢水分為灰色水(廚房、洗衣和洗澡用過的廢水)和黑色水(沖馬桶后的廢水),灰色水加上雨水收集,通過簡單的生化處理(成本低于1元/噸),用于沖馬桶;沖便以后的黑色水,經城市污水管網收集或小區污水處理裝置就地處理回用于綠化,可以節水30%以上。
據了解,北京市區的年均缺水量約為5億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節水6億噸以上。經初步測算,如果北京市有一半建筑實行灰色水和黑色水分離及中水回用,就可替代昂貴的大規模調水工程。
而北京走的依然是老路。去年春,《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3~2015年)》顯示,全市計劃新建再生水廠47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新建改造污水管線1290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線48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