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數讀市場】近年來,隨著煤采行業的產能過剩,儀表傳統領域產品在煤采方面的創新研發越來越。尤其是煤層氣開發,由于價格倒掛,面臨的尷尬境地。作為其關系密切的上游行業,其消極的開發態度,嚴重影響了煤層氣類儀表的技術創新。不論是煤層氣流量計或者儀表閥,技術的進步非常緩慢,重視的儀表企業也。
但作為第三大煤層氣儲量國,中國擁有36.8萬億立方米煤層氣資源,與陸上常規天然氣儲量基本相當。以山西為例,山西總共擁有99.2%的煤層氣區塊,且絕大多數都處于未抽采狀態。中國不僅是能源消耗大國,而且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匱乏的國家。在這基礎上,對外引進石油和天然氣是下等的解決方案。對于國家來說,如何開發這36.8萬億立方米煤層氣資源,必將成為重中之重。
據中國工程院發布的《中國煤層開發利用戰略研究》顯示,到2030年中國煤層氣產量有望達到900億立方米,未來今年將出現300億立方米煤層氣產業大蛋糕。國家發改委在今年8月份發布的通知,決定進一步落實放開煤層氣出廠價格政策,可以看作是國家對煤層氣領域重新布局的重要開始,相信煤炭采礦權和煤層氣采氣權重疊帶來的各種矛盾以及煤層氣價格補貼標準等,都在不久的將來有陸續的政策逐步開放,以迎接這個龐大產業。
然而幸是國家重視煤層氣開發,不幸的是作為基礎的煤層氣類儀表卻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近幾年,儀表企業往往作為“墻頭草”,哪個領域熱門,轉向哪個領域發展。包括供水領域、智能電表領域、環境監測領域,尤其在這兩年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此之前,即使環境監測領域的市場多么,大家也從未去關注。等到市場的興起,才紛紛涌入,并以領域內技術空白為“借口”,愿貢獻自身的力量。
比起機遇,重大儀表企業更重視投機。即使是流量計,作為儀表行業市場大的領域,在煤層氣領域依然拿不出有先進水平的產品。但國家的發展,行業的發展,迫使對煤層氣儀表的需求空白在逐漸擴大。在今年第84屆中國電子展上,常州同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浩華曾對儀表網記者表示,企業的發展,應當是經濟趨勢越困難,投入的創新力度應越大。因為我們要為下一次的市場興起做好充分準備。這句話,非常贊同。
煤層氣開采領域雖然起步晚,進程慢,但就因此而放棄去創新技術,待未來市場興起之時,就是一個巨大隱患。無論是DCS,還是溫度儀表、壓力儀表、流量儀表亦或是執行機構,儀表行業應當提前做好技術產品創新,不要做市場的“墻頭草”與“投機商”。不要讓市場成為儀表技術發展的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