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華為窄帶物聯網商用局落戶,智能水務試點動建,物聯網產業綜合園區前期準備完畢、計劃元旦開工……2016年末,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物聯網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
作為較早布局物聯網發展的開發區之一,近年來,福州開發區在政府引導下實現企業抱團發展,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物聯網產業人才聚集基地”等榮譽收入囊中,物聯網產業粗具規模。如今其發展已邁入“黃金期”,2016年全年預計可實現相關產值540億元,至2018年將實現產值700億元的發展目標。
從各自為政到抱團取暖
物聯網,多年前是一個“看起來很美”卻步履維艱的行業,福州開發區的物聯網產業也不例外。“雖然涉足物聯網的眾多企業很早就已扎根此處,但各企業還只是各個領域的制造商,沒有真正‘物聯’起來。”福州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
2013年1月11日,福州市物聯網協會在福州開發區成立,企業抱團發展由此起始。在政府的不斷牽線搭橋下,許多企業之間有了廣泛的合作。星云電子公司充分發揮公司在電池系列測試系統和電池組自動化組裝生產線方面的技術優勢,與飛毛腿公司在車載電池方面進行共享;三鑫隆與上潤公司合作研發井蓋安全物聯網系統,已應用于福州、廈門等地;格通電子與政府共同建設數字家庭示范村、示范小區,具有視頻監控、遠程看護等物聯功能等。
隨著企業抱團合作持續發酵,開發區物聯網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2015年2月,福州開發區成功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電子信息·物聯網),成為國內第四個物聯網產業園;2016年2月被認定為“物聯網產業人才聚集基地”;2016年9月通過“全國電子信息(微電子物聯網)產業示范區”創建答辯。截至今年12月,全區通過認定的物聯網企業65家,關聯企業超百家。2016年1月~10月全區物聯網相關企業產值448億元,比增13.6%,全年預計可實現產值540億元。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11月18日,NB-IoT(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局啟用儀式在馬尾區啟動。對物聯網產業來說,這是一條爆炸性消息。窄帶物聯網標準NB-IoT所帶來的廣覆蓋、大連接和低功耗等,給物聯網產業開辟了很好的前景。開發區內幾乎所有企業都可以與其技術對接,從而實現更低成本的開發和更廣泛的應用。
福州開發區(馬尾區)智潤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商用局啟用后獲益的企業。由該公司與市政府合作打造的全國窄帶物聯網(NB-IoT)智能水務試點已于近日進入建設階段。“采用窄帶物聯網后,一個基站可同時并發5萬個水表數據。功耗方面,只有原來GPRS模式的三分之一,一塊6000毫安時的鋰電池可以用超過10年。”智潤公司總工程師周永宏講述智能水務時,激動之情難以掩飾。
2013年,開發區就制定了《扶持物聯網產業發展若干規定》,提出設立物聯網產業扶持資金,每年安排1000萬元。當時對一個開發區來說,單項扶持資金數額如此之大在全省是的。不僅如此,在項目用地、場所租賃、技術改造、標準創建、人才引進、協作發展、市場開拓、融資上市等八個方面政府還給予大力扶持,給予提供鼓勵資金、租金減免等優惠,甚至委派專人對單個企業進行跟蹤服務。這些實實在在的措施給開發區物聯網產業注入了強勁活力。
“孵化+升級”助產業邁向千億集群
近日,福州開發區再次傳出重磅消息——擬在快安片區規劃300畝~500畝地塊打造物聯網產業綜合園區,該園區涵蓋物聯網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技術創新中心以及孵化器,計劃2017年元旦動工建設。
“物聯網的發展不能只依靠現有企業,需要引入許多‘新鮮血液’。正因如此,產業園一期項目規劃建設物聯網孵化器,為種子期、初創期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撐。”福州開發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開發區物聯網產業能否從百億級產業集群邁入千億級產業集群,關鍵就在于對新興物聯網企業的孵化和對老物聯網企業的升級。
在新興物聯網企業孵化方面,開發區主要針對目前已有的優勢產業進行招商,重點扶持發展智慧水務、智能家居、食品溯源、車聯網等優勢行業,并建設物聯網軟件園、基金小鎮等,支持新企業落地生根。開發區還利用特有的對臺優勢打造臺商創業園、兩岸青創基地等園區。
在老物聯網企業升級提升方面,鼓勵傳統企業通過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化手段進行信息化建設,實現生產過程的產業智慧管理及信息協同共享,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截至今年12月,全區共有智能裝備企業22家、工業軟件企業44家,智能裝備企業年產值達94億元,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智能裝備和工業軟件企業達25家。
窄帶物聯網落戶、智能制造升級改造、企業共享合作……物聯網產業正成為福州開發區經濟轉型的“起搏器”。根據規劃,開發區力爭在2018年實現物聯網產業產值700億元的發展目標,并在隨后幾年使之邁入千億產業集群之列。
(原標題:福州開發區物聯網產業步入“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