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會議】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工業控制領域對網絡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建設智能工廠時,
工業以太網受到業界的廣泛重視,構建高速、安全和節能的工業通信網絡是抓住了智能工廠的“核心”,基于工業以太網技術的自動化總線標準PROFINET脫穎而出。
PROFINET—作為真正的、實時的、開放的工業以太網標準,既可支持標準的TCP/IP,又能提供時間確定性功能,滿足工業現場對高可用自動化網絡的全部需要。
PROFINET不僅能夠幫助用戶實現
PLC、
DCS和工程師站PC以及操作員工作站的互聯,向上與MES與ERP無縫集成,向下延伸至現場層連接生產現場的各種智能裝備與儀表等,滿足了縱向集成所有應用的需求。尤為重要的是PROFINET作為德國工業4.0的主干網絡之一,正未來數字化制造和工業4.0之路,對我國智能制造的研究以及實施智能制造的試點和示范應用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能制造時代意味著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和產品的快速更迭,為使國內制造廠商了解如何快速在其產品中配置PROFINET接口,PI-China聯合西門子、菲尼克斯電氣、德國赫優信 、瑞典HMS、德國D&A、Molex、南京誠達、瑞薩電子、北京漢普達在內9家會員單位分別于2017年8月31日-9月8日在深圳、武漢和北京成功舉辦了3場“快速實現PROFINET產品”研討會,吸引了超過200多位專業從事控制器、變頻器、伺服驅動、編碼器等設備開發的產品經理及研發人員參與。
會上,多位技術專家分別從PI-China組織介紹,測試認證要求,PROFINET基本概況、本地化開發方法、第三方解決方案、產品測試認證等作了詳細解讀。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副總工程師、PI-China總協調專員李玉敏研究員代表PI-China秘書處,介紹了其組織架構和工作新進展,并與代表分享了儀綜所承擔智能制造專項階段性成果、PROFINET標準宣貫、技術推廣開發應用以及“中國制造2025”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新進展等。
西門子馮尚科、李大勇、郝立冬經理分別介紹:“為1臺自動化設備配置PROFINET接口,設備制造廠商在實現接口方面可有多個選擇。但是決定具體的實現方法前,重要的一步是確定該PROFINET現場設備需要支持的功能:實時要求、設備分類、實現選項;此外,需注重開發方法以及投放市場所需的時間,選擇自己開發或與第三方合作伙伴一起開發。”德國赫優訊鄧梧鵬經理談到:“對于現有以太網控制器產品,可以通過添加PROFINET協議棧方式直接實現,建議用戶向協議棧供應商購買。
對于從零開始設計的產品,取決于預期的產品量和上市周期,由難到易的開發方案分別為:芯片、集成協議棧的標準以太網控制器、嵌入式板卡或模塊、外圍網關。但是這種排序的實現方案代表著成本的遞增,需要用戶多方面參考自身需求。”隨后,其他會員公司圍繞產品開發、產品選型、行業應用案例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北京站我們邀請到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縮寫是用于過程控制的OLE) 基金會中國協會市場官賁志剛總經理到會并發表演講,主要介紹了在工業物聯網中如何實現互操作性,以及如何與PROFINET、Ether CAT、POWERLINK等協議的互聯互通;并詳細講解了OPC UA的應用范圍大到傳統的PLC控制柜、服務器,小到IPAD、手機都能實現互操作;后重點推介在儀綜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OPC UA于2017年9月5日正式成為國家標準,繼美國、德國之后將第三家測試實驗室“中國OPC認證測試實驗室”落戶在儀綜所。
現場代表紛紛表示,參與本次活動不僅從管理咨詢、產品開發和解決方案等方面有所收獲外,還與多家PROFINET供應商進行了面對面溝通與交流獲益良多。同時也對PI-China市場推廣提出了更殷切的希望,期盼組織能夠為制造廠商提供更多PROFINET方面的本地化咨詢服務。
2017年度PI-China組織的“快速實現PROFINET產品”研討會在北京落幕。在此,再次感謝全程參與的西門子、菲尼克斯電氣、德國赫優訊、瑞典HMS、德國D&A、Molex、南京誠達、瑞薩電子、北京漢普達等會員單位以及OPC UA基金會給予的大力支持。
未來,制造業將邁向智能制造新時代,標準化的工業通信環境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PROFINET作為的工業以太網技術,將持續推出面向各應用領域的集成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原文標題:“快速實現PROFINET產品”研討會巡演落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