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會議】近日,中興通訊與哈爾濱工業大學、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鞍山睿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等單位在中興通訊上海研發中心成功召開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之“分布式光纖應變監測儀”項目啟動會。責任專家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王文武研究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教授主持了會議,中興通訊光接入產品總經理貝勁松、項目負責人哈爾濱工業大學董永康教授和清華大學廖延彪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李惠教授、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何祖源教授等專家及委員共30余位參加本次了會議。
當前,我國普遍存在著大型基礎設施和大型結構裝備(如公路、隧道、綜合管廊、大型橋梁及其裝備等)在長期服役過程中受到外力或環境的侵蝕作用后,其結構性能及安全水平逐步降低;另外,各種地質災害(如人工高邊坡和山體滑坡等)也具有突發性和極大的破壞性,均需要進行長期的監測。然而實現上述監測需求的裝備及應用系統在我國還很缺乏,加快自主研制和推進產業化已迫在眉睫。
分布式光纖應變監測儀,具有重量輕、現場無源、抗惡劣環境、抗電磁干擾及高可靠性等優點,在百公里的距離可部署多達百萬個監測點。高精度、高分辨率應變事件的連續實時監測特別適合廣范圍、長距離、連續應變量測試與實時安全監測等場景,在國內外將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與社會價值。
在本次啟動會上,“分布式光纖應變監測儀”項目獲得了與會專家高度認可。作為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之一,該項目由中興通訊牽頭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單位合作開發,充分利用大數據系統架構與網絡技術,以及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光纖應變監測技術,實現對道路、橋梁、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以及地質災害等遠程實時的安全監測、工程化開發、應用示范并進行產業化推廣。
中興通訊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綜合通訊解決方案和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研發領域一直處于地位,具有雄厚的技術研發基礎,將為項目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提供保障。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等單位在大型橋梁、特殊土路基公路、地下結構(各種隧道)等領域的設計、施工和安全監測方面有幾十年經驗,將為本項目現場試點和示范應用推廣提供有力支撐。
(原標題:中興通訊牽頭了一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項目)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