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2020年的固廢處置市場,和往年有些不同。
固廢處理萬億元市場的潛力也正在被審視和評估。相較于水務和大氣污染治理具有更深市場維度的固廢處理行業正處于黃金發展時期,市場關注度持續向上。按照一系列頂層設計要求,行業總體方向仍將繼續圍繞固廢管理的“三化”原則,即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預計整個固廢產業鏈(包括環衛、再生資源、垃圾焚燒等)的高景氣度在未來幾年仍將維持,且全產業鏈的固廢處置模式或將更受認可或推崇。
長期來看,新《固廢法》的實施將拓寬固廢管理范圍,提高了環境違法成本,從而提升企業配置固廢相關環保設備的需求,給專業化環保企業帶來更多機會。另據公開資料,固廢市場規模將從占環保投資總額不到10%增至“十三五”的25%左右。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預計,到2030年,我國固體廢物分類資源化利用產值規模將達7萬億—8萬億元。
各細分領域也將迎來更多的投資需求。固廢處理行業細分領域眾多,主要包括工業固廢、市政垃圾、餐廚垃圾、危險廢物、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誠如目前各地正因地制宜推動后端餐廚及廚余垃圾處置產能建設,將帶來每年500億市場空間。垃圾焚燒發電正逐漸成為固廢處理的主角兒,綜合能力強的區域將在新一輪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隨著東部地區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逐步飽和,未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逐步向中部及西部轉移。危廢處理板塊則有望成為新的增長極。由于危廢產量巨大,實際處理率偏低僅為30%,且危廢種類多,具有資質壁壘,短期缺口難以快速彌合。而預計兩年內在全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無廢城市”試點示范模式,也將進一步催生萬億級固廢處理市場。
面臨新機遇,積極擴產拓能成為企業常態。這期間,新固廢法的出臺為行業帶來機會的同時,對各種固廢處置的三化要求、固廢處置的技術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目前,固廢產業已進入以環境綜合服務為核心的階段,各選手均積極尋找快速規模化的發展方式。企查查數據顯示,迄今我國共有固體廢物處理相關企業5.4萬家。僅在過去的6個月里,相關企業新注冊0.98萬家,同比增長63.3%。
下一步隨著頂層設計進一步規范后,以市場機制來整合的趨勢會比較明顯。由于所在領域細分板塊眾多,可挖掘空間大且具備一定聯動性,固廢行業受到上市企業的格外青睞。資料顯示,盡管我國目前固廢處理業務收入占比超過20%的A股上市公司約20家左右,但整體市場規模并不大。目前政策面持續向好,固廢處理將憑借多年沉淀的技術、產業、資本優勢,進一步整合優質產能,迎來發展空間。
券商報告認為,靠融資支撐工程收入擴張的模式走到盡頭,全產業鏈發展與特定領域提升專業化運營能力并存成為行業發展新路徑。垃圾分類嚴格化后,預計也將帶來垃圾處理技術路線格局的變化,資源化回收類技術處理路線占比將開始提升。目前行業存在高壁壘,競爭格局目前較分散,兼并收購為行業未來主題。
而在市場加速釋放的大背景下,地域競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也從分散的格局逐漸整合,跨地區的綜合性固廢處置服務大企業將會出現并逐漸成長。優勢明顯,固廢產業鏈不斷擴張;而部分企業則將面臨更多挑戰,甚至是被淘汰出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