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由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聯合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起草的《個人和環境監測用X、γ輻射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檢定規程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現向各位專家征求意見。
本規程涉及的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主要由劑量計、讀出器和配套設備組成。
劑量計通常由一個或多個熱釋光探測器和一個便于攜帶的適宜容器組成;讀出器用于測量熱釋光探測器的發光量,主要由加熱部件、光測量部件和有關電子器件組成。
劑量計受輻照后,在測量過程中對熱釋光探測器進行加熱發出的光被讀出器的光電轉換部件收集,在一定輻照劑量范圍內發光量與劑量成線性關系。
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按其用途可分為個人監測系統和環境監測系統兩大類。
X、γ輻射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個人劑量當量評價和環境輻射劑量監測領域,其量值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如何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隨著“AI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非“直讀式”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被淘汰,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用內置算法使“指示值”滿足“相對誤差”的要求是歷史必然;IEC早在2006年的《61066-2006》中使用“indicated value(指示值)”取代了“evaluated value(評定值)”并對“指示值”進行了解釋,八年后國家標準《10264-2014》使用中文表述為“測量儀器根據其校準曲線直接給出的被測量值”,并注釋中有“指示值是指劑量測量系統以劑量當量單位(Sv)給出的、作為最終評價結果的值(例如:軟件顯示、打印出)”文字記載。十四年后IEC在《62387-2020》這段內容相同。考慮到上世紀已投入使用的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的現狀,本規程中仍統一使用“指示值”術語暫不在“術語和計量單位”中明確定義,但在“通用技術要求”中新增“指示值應以劑量當量的單位給出,如μSv”要求(參見:《GB/T 10264一2014,“6.2 劑量指示值(劑量測量系統)”,P20》,《IEC 62387-2020,“8.2 Indication of the dose value (dosimetry system)”,P27》)。
本規程以IEC 62387—2020《輻射防護儀器——個人和環境監測用光子和β輻射被動式累積劑量測量系統》為基礎,將JJG 1059—2010《個人和環境監測用X、γ輻射熱釋光劑量計》相關內容并入到本檢定規程,根據JJF 1002—2010《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的要求,對JJG 593—2016版進行修訂,與JJG 593—2016版相比較,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變化如下:
——刪除了“個人劑量當量Hp(0.07)”相關內容;
——對“非線性響應”檢定項目的技術指標、判斷方法進行了修訂;
——對“變異系數”檢定項目的判斷方法進行了修訂;
——對“相對誤差”檢定項目的技術指標、判斷方法進行了修訂。
本規程引用下列文件:GB/T 12162.1 用于校準劑量儀和劑量率儀以及確定其能量響應的X和γ參考輻射 第1部分:輻射特性及產生方法;GB/T 12162.2 用于校準劑量儀和劑量率儀以及確定其能量響應的X和γ參考輻射 第2部分:8 keV~1.3 MeV和4 MeV~9 MeV的參考輻射的劑量測定;GB/T 12162.3 用于校準劑量儀和劑量率儀以及確定其能量響應的X和γ參考輻射 第3部分:場所劑量儀和個人劑量計的校準及其能量響應和角響應的測定;IEC 62387—2020 輻射防護儀器——個人和環境監測用光子和β輻射被動式累積劑量測量系統(Radiat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ation–Passive integrating dosimetry systems for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photon and beta radiation)。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程。
根據JJF 1002—2010《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本規程在組織架構上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性能要求、通用技術要求、計量器具控制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程適用于測量劑量范圍在0.1 mSv~1 Sv,能量范圍為80 keV~1.25 MeV的光子外照射個人劑量當量Hp(10)和周圍劑量當量H*(10)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的首次檢定、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查。
本規程不適用于個人劑量當量Hp(3)和Hp(0.07)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不適用于脈沖X、γ輻射、β輻射、中子輻射和宇宙射線輻射裝置的檢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