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移動物聯網技術在許多城市都已經獲得了廣泛部署。今年6月GSMA發布了《移動物聯網案例報告》,該報告通過總結大量典型案例,對智能儀表、共享經濟到智能城市的眾多移動物聯網技術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據了解,現在各地的許多城市都已部署了智能電表,但隨著智能電表制造商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實施方案亟需升級,新涌現的技術也需要應用到現有產品中。
正因如此,中國移動針對抄表流程和計費方式等痛點,推出了自動抄表 (AMR) 服務。該服務由與窄帶物聯網互聯的智能電表和基于云的 OneNET 管理與應用開發平臺組成。可部署于公共設施、工業園區和智能建筑物上。
具體來看,AMR 服務使用 2G 或 4G 網絡,能夠通過電表采集實時電壓、電流、用電量以及其他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評估每臺設備的實際用電量,從而能夠針對某一地區制定有效的供電策略。
其實,在窄帶物聯網智能電表方面,中國移動早就開始行動了,并與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以及省級計量研究院開展了合作,在現場部署并測試窄帶物聯網互聯的智能電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試點階段,中國移動對多種場景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抄表、設備管理、報告生成以及顯示安裝位置。對所有安裝的窄帶物聯網智能電表均已成功完成上述場景的測試,表明了窄帶物聯網技術適用于未來的智能電表操作。同時,窄帶物聯網覆蓋能夠保證安裝在不同位置的電表能夠成功連接到網絡。這意味著安裝位置不必受到網絡覆蓋的限制,使得部署計劃變得更加容易,并且還可以根據需要將電表安裝在隱蔽位置。
目前,中國移動已與*公司 (CEPRI) 合作,在鷹潭、無錫、珠海、成都、重慶和北京等多個城市部署了 200 個窄帶物聯網智能電表。這200 個基于窄帶物聯網的智能電表預期實現相同的功能。此外,由于設備管理也通過 OneNET 平臺進行,因此可隨時通過智能電表收發數據和命令。
另外,與現有的抄表服務相比,窄帶物聯網智能電表的安裝和操作更加簡單。由于不再需要維護和手動抄表。因此降低了成本。窄帶物聯網還支持頻繁的數據傳輸,這意味著城市能夠快速進行實時數據分析、快速識別停電等故障。
事實證明,作為一項標準化技術,窄帶物聯網與其他用于智能計量的網絡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對于中國移動而言,這意味著平臺架構得以簡化,因為它不必支持專有協議,網絡基礎設施更易于更新和管理。不難推測,在試點計劃成功后,中國移動將對窄帶互聯網智能電表進行更廣泛的推廣,讓全國各地的電力網絡廣泛受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