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Oxygen),元素符號O,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其原子序數為8。它也是一個高反應性的第2周期非金屬元素,很容易與幾乎所有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主要為氧化物)。在標準狀況下,兩個氧原子結合形成氧氣,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雙原子氣體,化學式為O2,正是我們熟知空氣的氧氣。
其實除了O2,氧還有另外一種單質:O3,也就是大氣層中的臭氧,它是一種有魚腥臭味的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35公里的平流層頂部的臭氧層中。在常溫常壓下,臭氧的穩定性極差,在常溫下可自行分解為氧氣。
不管是以何種形式存在,由于氧的高反應性,因此很容易作為氧化劑來跟其它元素反應形成氧化物,氧的這一特性也導致它經常作為一種很好的氧化劑來參與到生活與工業應用中。
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鐵為例,我們知道鐵在潮濕的環境中很容易生銹產生一種紅褐色的物質裹在其表面。這一紅褐色物質就是氧化鐵,其反應如下:
4Fe+3O2=Fe2O3
氧化鐵呈紅色或深紅色無定形粉末,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鐵銹,這種暗紅粉末附著在鐵的表面,隨著氧化過程的深入,大量的氧化鐵生成會造成鐵制品形成腐蝕而穿孔,這種腐蝕對工業過程中的罐體或鍋爐是致命的,嚴重的會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為了工業生產的安全,尤其是減少工業中的管道或鍋爐腐蝕,必須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我國的工業鍋爐水質《GBT1576-2018》中就規定溶解氧的含量要低于0.1mg/L,甚至0.05mg/L,即50ppb以下。為了降低水中溶解氧的腐蝕,電廠中一些在鍋爐進水處會安裝除氧器或加熱的方式去掉水質過多的溶解氧。
在制藥工業中,超純水在生產過程中被用作產品的重要部分。由于原水中的微生物,病原體,生物膜和孢子會大量存在,因此必須要消除。為降低擴散風險,在生產過程中和制藥車間的清潔中,超純水被用于殺菌和注射。超純水需要除去水中的微量氧,已確保氧濃度降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限度。
工業關乎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是國之根本,而工業生產以及用水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任何一個環節的生產隱患,均會對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損失。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會有化工企業出現安全事故,慘痛的教訓也告訴我們,工業生產安全千萬不能麻痹大意,而溶解氧也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