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邦景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細菌的培養方法
根據不同的標本及不同的培養目的,可選用不同的培養方法。通常把細菌的培養方法分為需氧培養、二氧化碳培養、微需氧培養和厭氧培養四種。
1.需氧培養
是指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在有氧條件下的培養,將已接種好的平板、斜面、液體培養基等在空氣中置35℃孵育箱內孵育18~24h,無特殊要求的細菌均可生長。少數生長緩慢的細菌需要培養3-7d甚至1個月才能生長。為使孵育箱內保持一定的濕度,可在其內放置一杯水。對培養時間較長的培養基,接種后應將試管口塞好棉塞或硅膠塞后用石蠟-凡士林封固,以防培養基干裂。
2.二氧化碳培養
某些細菌,在初次分離時,須在5%~10%二氧化碳環境中培養才能生長。常用的培養法如下。
①二氧化碳培養箱法:二氧化碳孵箱能自動調節二氧化碳的含量、溫度和濕度,培養物置于孵育箱內閣,孵育一定時間后可直接觀察生長結果。
②燭缸培養法:取有蓋磨口標本缸或玻璃干燥器,將接種好的培養基放入缸內,點燃蠟燭后放在缸內稍高于培養物的位置上,缸蓋或缸口均涂以凡士林,加蓋密閉。因缸內蠟燭燃燒氧逐漸減少,數分鐘后蠟燭自行熄滅,此時容器內二氧化碳含量約占5%~10%。將缸置于35℃普通孵育箱內孵育。
③氣袋法:選用無毒透明的塑料袋,將已接種標本的培養皿放入袋內,盡量祛除袋內空氣后將開口處折疊并用彈簧夾夾緊袋口。使袋呈密閉狀態,執斷袋內已置的二氧化碳產氣管(安瓿)產生二氧化碳,數分鐘內就可達到需要的二氧化碳培養環境,置于35℃孵育箱內孵育。
④化學法:常用NaHCO3-鹽酸法。按每升容積稱取NaHCO30.4g與濃鹽酸0.35ml比例,分別置容器內,連同容器置于玻璃缸內,蓋緊密封,傾斜缸位使鹽酸與NaHCO3接觸而生成二氧化碳。于35℃孵育箱內孵育。
3.微需氧培養
微需氧菌培養在大氣中及絕對無氧環境中均不能生長,在含有5%-6% 氧氣,5%-10%二氧化碳和85%氮氣的氣體環境中才可生長,將標本接種到培養基上,置于上述氣體環境中,35℃進行培養即微需氧培養法。
4.厭氧培養
厭氧菌對氧敏感,培養過程中需造成低氧化還原電勢的厭氧環境。厭氧培養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如厭氧罐培養法、氣袋法、厭氧手套箱法、需氧菌共生厭氧法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