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食品安全檢測箱(簡配) | ||||
序號 | 產品名稱 | 規格 | 數量 | 檢測用途 |
1 | 農藥殘留檢測卡 | 20次/盒 | 1 | 檢測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是否超標 |
2 | 注水肉檢測卡 | 10次/包 | 1 | 辨別豬羊牛肉是否注水 |
3 | 表面潔凈度速測卡 | 10次/包 | 1 | 檢測餐飲器具、手機等物體表面潔凈程度 |
4 | 亞硝酸鹽檢測管 | 10次/包 | 1 | 檢測腌菜、臘腸臘肉、調料等亞硝酸鹽是否超標 |
5 | 食醋檢測卡 | 10次/包 | 1 | 辨別食醋真偽優劣 |
6 | 色素檢測卡 | 10次/包 | 1 | 鑒別飲料、調料、醬鹵熟食等食品是否添加人工合成色素 |
7 | 二氧化硫檢測管 | 10次/包 | 1 | 檢測硫含量是否超標,辨別云耳、枸杞、中藥材等干貨或其他食品是否使用硫磺熏制,人為加硫等 |
8 | 大米新鮮度速測液 | 10次/瓶 | 1 | 鑒別大米新陳度,篩查不適合食用的陳化米 |
附件6種:提取罐1個,攪拌棒1支,小藥勺1把,小刀1把,樣品杯20個,小滴管一包20支,產品說明書,配置清單。 |
疑問1:我每天吃的蔬菜有農藥殘留嗎?
使用產品:果蔬農殘速測卡
1.選取一片青菜葉,拿出“農藥速測卡”產品,滴3~4滴洗脫液在菜葉正面近葉尖處,用手將菜葉輕輕向內對折,然后再輕輕揉搓,溶解出殘留農藥(防止液體溢出);
2.取出一張“農藥速測卡”,揭去透明蓋膜,藥片向上平放,將蔬菜上的樣品液滴1滴在白色藥片上,靜置10分鐘;
3. 將“農藥速測卡”對折,讓白色藥片和紅色藥片接觸反應,用手捏3分鐘,然后打開觀察。
結果判定:
白色藥片變為藍色說明青菜樣品為陰性,說明農藥殘留不超標;白色藥片不變藍色為陽性結果,說明農藥殘留量超標。
科學原理:
“農藥速測卡”中含有對農藥高度敏感的生物活性蛋白(乙酰*酯酶),能夠快速檢測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殘留情況。
疑問2:我吃的大米新鮮嗎?
使用產品:大米新鮮度速測液
1. 取一小勺大米(約15~20粒)于白紙上;
2. 在大米正上方滴1~2滴“大米新鮮度速測液”,1分鐘后觀察大米的顏色。
結果判定:
新鮮大米為綠色,越新鮮顏色越綠;陳米為黃色至橙色,越不新鮮顏色越橙。可對照標準色板進行判定。
科學原理:
大米隨貯存時間的延長及貯存條件不當,光澤會減退、酸度增加;香味消失、粘性下降、蒸煮品質變差,這就是大米的陳化。新鮮大米是指保持成熟度特性的大米,其特征是:脂肪等化學成分未被分解,蒸煮食用時具有新米的香氣與粘性。大米隨著儲藏時間的增長,其中的脂肪被氧化生成脂肪酸,從而使酸度增加,pH值下降,根據大米的這種特性,本公司研制的“大米新鮮度速測液”幫你快速鑒別,方便快捷,很合家庭檢測和使用喲。
疑問3:買回來的豬肉打了水沒有?
使用產品:注水肉檢測卡
1. 取待測肉的瘦肉部位,用刀片在瘦肉的橫斷面上劃一道長約3厘米,深1~2厘米的切口;
2. 將“注水肉檢測卡”零刻度以下部分全部插入到切口中,將切口兩側的肉體合攏夾緊卡片(保持零刻線以下部分插入切口,以上部分露置于空氣中);
3. 計時2分鐘,取出卡片,觀察卡片上的水分潤濕情況。
結果判定:
潤濕部位越過卡片上的紅色線條,即可判斷為注水肉。
科學原理:
注水肉的危害已日漸成為食品安全的重磅。肉類如果被人為的注入水分,其正常的生理活動遭到破壞,容易導致肉的品質降低,滋生細菌毒素物質,不僅影響其原有的口味和營養價值,也加速了肉品的變質,嚴重的損害人們的經濟利益和身體健康。本產品采用濾紙浸潤法研制的“注水肉檢測卡”,幫你快速鑒定注水肉。
疑問4:我喜歡食醋,什么醋能放心吃呢?
使用產品:食醋檢測卡
1.陳醋:取“深色醋卡”,揭去上層薄膜,用玻璃棒沾少許食醋,點在卡片的黃色圓片上,觀察顏色。
2.白醋、紅醋:取“淺色醋卡”,揭去上蓋膜,用玻璃棒沾少許食醋,點在卡片的紫色圓片上,觀察顏色。
結果判定:
“深色醋卡”若黃色圓片出現紫色斑點或紫色環(環內淺紫色),說明食醋中含有游離礦酸;若黃色圓片不出現紫色斑點或出現紫色環(環內黃色或白色)說明食醋中不含有游離礦酸。
“淺色醋卡”若紫色圓片變為藍色或綠色說明食醋中含有游離礦酸。
科學原理:
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同時也含有其他少量的有機酸。食醋中的游離礦酸有:硫酸、鹽酸、硝酸、磷酸等無機酸及有機酸草酸等,國家衛生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而以非食用酸配制的醋或被污染過的食用醋中經常含有游離礦酸,消費者食用以后,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食用會危害身體健康。趕快親手一測,即可放心食用。
疑問5:飲料里含有合成色素嗎?
使用產品:色素檢測卡
1. 取一個小塑料杯,倒入待測的飲料,同時準備一大杯自來水;
2. 取一片“色素檢測卡”,將大藥片一端插入上述飲料中,輕輕搖動“色素卡”約2分鐘,然后將大藥片在自來水中清洗片刻(注意:小心操作,勿弄濕小藥片);
3. 甩去多余水分,滴2-3滴“預處理液”于大藥片上,約20秒鐘后,然后將大藥片再用自來水清洗;
4.甩干水分,滴1滴“合成色素指示劑”于大藥片上,小心揭去小藥片上的蓋膜,將檢測卡向內對折,大藥片和小藥片接觸,手捏約10秒鐘打開“色素檢測卡”,觀察小藥片的顏色。
結果判定:
白色小藥片變為其它顏色,說明飲料中含有合成色素。
科學原理:
“色素檢測卡”大片由羊毛做成,合成色素吸附上去以后,可以用堿性溶液洗下來,印到小片上,而天然色素洗不下來。人工合成色素是以(苯、甲苯、萘等)化工產品為原料,對人體有一定的不安全性或產生有害作用,但因其色澤鮮艷,著色力強,色調多且成本低廉而被廣泛使用。目前,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在飲料中是可以*添加的,但是經常或大量飲用,都會導致合成色素的攝入總量超標,從而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危害。
疑問6:隔夜菜里的致癌因子?
使用產品:亞硝酸鹽檢測管
1.將吃剩的青菜常溫放過夜,用配套的小滴管吸取菜湯于“亞硝酸鹽管”中,加到1毫升刻度;
2.搖勻,1-3分鐘內,觀察顏色變化。
結果判定:
顯紫紅色為亞硝酸鹽,顏色越深,濃度越高。
科學原理:
剩菜中,特別是葉菜類,硝酸鹽含量高,在細菌作用下容易轉變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危害比較大,在胃酸作用下容易與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級胺反應生成亞硝胺;胃內還有一類細菌叫硝酸還原菌,也能使亞硝酸鹽與胺類結合成亞硝胺。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
亞硝酸鹽同時也是一種發色劑,國家允許在肉類制品中*使用,但是如果過量添加或者*大量食用,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疑問7:您使用的餐飲器具、手機、鼠標以及電梯按鍵等,還有孩童的小手干凈嗎?
使用產品:表面潔凈度速測卡
1. 滴2滴“濕潤劑”于物體表面,取出一片“表面潔凈度速測卡”,圓型藥片向下,于物體表面來回輕輕擦拭;
2. 將“表面潔凈度速測卡”圓型藥片向上平放在臺面上;
3. 滴1滴“顯色劑”到圓型藥片上,反應10分鐘,觀察顏色變化。
結果判定:
綠色表示潔凈,灰色表示輕微不潔凈,紫色表示不潔凈,深紫色表示重度不潔凈。可對照標準色板。
科學原理:
蛋白質是微生物滋生繁衍的溫床,同時也是細菌菌體的組成部分,我們經常使用的各種物品如手機、電腦鍵盤、電梯按鍵等表面,孩童玩耍后的小手都會遺留或污染的蛋白質物質,可與特定試劑反應出現不同顏色,由此可通過與對照色卡比對判斷被檢物體表面潔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