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土2種方法檢測風電基礎
風電基礎混凝土檢測可以解決的問題
1 大體積混凝土質量檢測的疑難問題
• 混凝土的非均勻性與散射特性;
• 混凝土缺陷的可識別尺度;
• 混凝土結構中的拉姆波影響;
• 混凝土中波的衰減;
2 風塔基礎的檢測兩種方法
• 混凝土CT方法;
• 聲波散射成像方法;
3.CT和Cscan可完成的檢測參數:
l 混凝土質量,包括密實性、非均勻性,缺陷與結構損傷;
l 強度分布;
l 二次注漿位置漿液波速分布,不密實區探測;
l 施工冷縫的規模和位置;
l 表面裂縫深度;
CT和Cscan方法的物理基礎:
波速與混凝的彈性模量、密實度密切相關,作為混凝土質量的定量指標; 吸收系數與混凝土的非均勻性、內部損傷密切相關,作為表征混混凝土結構特性的定量指標;
兩個方法適用性和特點:
觀測系統要求
透射,要求有至少兩個對測面
只需要一個被測面,可以從表面向下探測15m深度。
特點
對物性分布敏感
對內部結構敏感
結果
平均波速,波速分布直方圖,離散度,缺陷與損傷提取
不密實性界面位置和規模,波速分布
混凝土CT檢測評價指標
測線1:風塔基座頂面下0.3m截面CT圖像
二次注漿密實性檢測
Cscan
西線聲波散射成像
鉆孔驗證:
柱臺成果:圖中底部4m左右紅色界面是混凝土底部界面,界面很清楚,位置基本正確,混凝土內不同規模的紅色條紋,表示存在低速界面,可解釋為澆筑中的冷縫。
界面位于4m深處,往上0.9m(即在3.1m深處)有一條連續、反射較強的冷鏈。0-3m深之間有局部冷縫。
大體積混凝土2種方法檢測風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