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供氧的意義
高原環境的主要特點是空氣稀薄、寒冷、濕度低以及陽光輻射強,但是對人體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是由于環境氣壓降低所引起的缺氧,不利于人們的作業活動。研究表明,海拔每增加1000m,大氣壓降低約11.5%,空氣密度減小9%。一部分人從平原地區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因為缺氧會出現頭痛、心慌氣短、難以入睡等高原反應,因此人們將海拔3000米以上稱為“醫學高原”
在自然供氧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制氧、供氧裝置來補氧,不但能幫助緩解供氧不足和通氣障礙引起的缺氧癥狀,還可以幫助改善缺氧引發的器質性病變和各種高原反應。
高原供氧解決方案
高原環境供氧通過提高密封空間 (如臥室、辦公室等 )的含量(氧濃度)改善人體呼吸內環境,促進代謝過程的良性循環,幫助緩解缺氧癥狀、增進健康。
氧源-制氧設備
以空氣為原料,根據分子篩的吸附特性,通過變壓吸附法,將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進行分離,從而獲得氧氣。變壓吸附設備操作維護方便、可連續循環制取氧氣、自動化程度高。
特點一: 低壓無油
低壓無油制氧技術,產氧效率高、分子篩壽命長、維護成本低
特點二:單位能耗低
具備能耗檢測報告,設備能耗低,
特點三:智能遠程監控
邊緣計算可迅速對采集數據進行處理,根據監測參數優化調整設備。遠程集中控制,具備火災預防與控制能力。手機、電腦、集中電子屏連接,多渠道消息觸達
特點四:高原環境適應
適應惡劣的運行環境,幾十臺單機產氧量40m3科研制氧設備在海拔4200米的玉樹州行政中心連續安全運行4年以上。100m3民用制氧設備已經在拉薩安全運行4年以上。